
美國白宮于2004年5月18日正式宣布,布什總統再度提名格林斯潘續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在聲明中,布什稱贊格林斯潘“出色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激發了美國工人和企業家的潛能,使得美國經濟處于二十年來發展最快的時期”。這個消息傳出后,美國股市當天立即出現大幅反彈。格林斯潘的留任顯然給投資者相當的信心,同時也展現出了格林斯潘的個人影響力。
今年78歲的格林斯潘,從1987年就開始擔任美聯儲主席,現任的任期將在6月20日屆滿。去年春天美國總統就曾經表示,“他認為格林斯潘應該再次連任”。隔日格林斯潘也發表聲明表示,“如果布什總統再次提名我,參議院也通過審查,我將樂于連任”。
美國白宮18日公布的結果,結束了金融市場對未來美聯儲主席人事變動的猜疑。白宮發言人斯科特·麥克萊倫在宣讀布什總統的聲明中說,布什認為格林斯潘的政策“協助釋放了美國工人與企業家的潛能”,并且對格林斯潘續任美聯儲主席將帶來的成就表示了信心。
不過,格林斯潘也許并不能夠真正在此位置上呆滿四年,因為他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14年任期將在2006年2月1日屆滿,依照美國法律他無法再度被提名出任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不過,他可以繼續擔任主席,直到美國參議院通過繼任人選的方案為止。
格林斯潘1926年3月6日出生于美國紐約市的曼哈頓。也許是父母的基因造就了他的金融天賦。幼年時,格林斯潘就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1948年,格林斯潘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紐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兩年后,他摘取了經濟學碩士頭銜。1983年,格林斯潘被美國總統里根任命為社會安全改革委員會主席。他十分注重現實,決策時決不談幻想,決不靠幻覺,只談實際。
1987年8月,格林斯潘憑借自己多年的積累坐上美聯儲主席的交椅,但是在他上任僅僅兩個月以后,一場暴風雨就迎頭潑下。10月19日,紐約股市大崩潰,引起全球金融恐慌。面對危局,格林斯潘力挽狂瀾,一改美聯儲長期奉行的緊縮政策,轉而向市場提供充足資金,為此化解了當時的金融危機,格林斯潘的這一成績當然獲得了民眾的信任。
此后,格林斯潘雖然獲得老布什總統的續聘,但是他與老布什總統的經濟顧問卻爆發了沖突,老布什總統的經濟顧問批評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不愿大舉調降利率。后來的克林頓總統繼續任命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面對克林頓的垂青,格林斯潘也全力回報,他與當時的前后任財政部長合作無間,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
1994年,格林斯潘開始對過熱的經濟保持高度戒心,只要有跡象顯示經濟過熱,他便立刻加息,連續7次調升利率的動作被人視為“瘋狂”。但是這樣的手段最終讓美國經濟平安“軟著陸”,從而開創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上升期。
此后美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雙雙上揚,為投資者與金融公司提供了巨額收益。1996年美國大選時,克林頓對格林斯潘又寄予厚望,而格林斯潘也真沒讓他失望,美國經濟持續適度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均呈下降趨勢,人均收入上升。
格林斯潘上任美聯儲主席后,“改變了中央銀行過去10年的運作方式”,使美聯儲成為“一個更加可預知的實體”。格林斯潘有著“毫不退讓的、正統的反通貨膨脹斗士”的美譽,但他在新形勢下采取的金融政策則是“格外的靈活”。格林斯潘的一舉一動影響著美國甚至全球金融市場,如今格林斯潘的留任給投資者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當然這也留下了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懸疑,即誰將在未來接替格林斯潘出任美聯儲主席。(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