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納電影節上,華語電影風頭不減,香港王家衛的《2046》和內地新導演楊超的《旅程》分別參賽,張藝謀的《十面埋伏》、杜琪峰的《大事件》、爾東升的《旺角黑夜》等一批影片紛紛參展,景象繁榮。而華語片中的女主角,不約而同集中到張曼玉、章子怡、張柏芝“三張”身上,恰恰她們風格又截然不同,每人還有自己的一番變化:張曼玉的港片出身,國際之路;章子怡的張藝謀化風格;張柏芝從花瓶到實力演員的蛻變反映出香港電影變化,都頗有意味。尤其在張曼玉和章子怡分別都有兩部影片戛納亮相、各國記者超高溫熱烈追捧的情況下,就更有評說的價值。
Z1 張曼玉:
從香港到國際的華麗轉身
一個演員的成功,與導演的栽培不無關系,“三張”每人都是在遇到一個伯樂導演,被認真雕琢后,才開始成熟起來的。張曼玉的伯樂無疑是王家衛,由他之手,她從靚麗的港姐成了內心豐富、純熟老練的演員。不過,在《2046》中,一直被猜成女主角的她只有一個鏡頭:從《花樣年華》那個故事里走來,一個完美的轉身,《2046》開始接續上演。而她真正被看好的,是在其前夫參賽影片《清潔》中的演出。
曾獲柏林影后的張曼玉此次能否再度封后并不重要,關鍵是,她完成了從香港到國際的這個華麗轉身,成了香港少有的真正國際性的女演員。《清潔》中,她主演的艾米利是一個“墮落”的搖滾明星,為此父母帶走了她的兒子,以免受不良影響。她立志奪回遠離自己的兒子。她必須“清潔”,離開毒品并開始一種新生活。片中張曼玉的扮相讓人吃驚,年輕、墮落、前衛,讓這些年來習慣了她高貴氣質的觀眾,再次欽佩:一個好演員,什么角色都能勝任。張曼玉這個戛納熟客的從容,她的成功、她的道路,無疑對新一代年輕演員有些“榜樣”的意義。
Z2 章子怡:
張藝謀風格的固定和打破
章子怡給人的印象是她似乎沒有少女時代,一亮相,就是一個外表清純,實則富有心機的厲害女人形象。她曾經三次來到戛納,今年,她不僅跟隨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出現,還在王家衛的《2046》里嶄露頭角,終于可以理直氣壯、自信微笑著接受媒體的“朝拜”,不用再像當年為亮相硬跟在張藝謀身后上臺。就像張藝謀早期電影風格固定一樣,他影片里的女演員也風格固定,比如鞏俐,再比如演了眾多“女俠”的章子怡,已經固定了一種張藝謀淬煉出來的打女風格。巧合的是,這次兩個張藝謀捧起來的女人都不約而同選擇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找突破,她們都主演了《2046》。不同的是,章子怡在這兩部影片中的角色都是“妓”,不知在哪個導演的調教下更出色。
Z3 張柏芝:
“花瓶”轉型的幕后與思考
張柏芝正在陳凱歌《無極》的拍攝現場,沒有親去戛納,她主演的《旺角黑夜》也只是參加非官方邀請的展映。但從她身上卻能看到許多港片的特點。香港電影歷來給人的感覺是商業,淺薄、娛樂,正如張柏芝代表的一大批香港偶像。但是,就在你想把那里稱為文化沙漠的時候,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香港電影確實警匪片、搞笑片多,但看著看著,很多片子就能讓你悟出深意。就像王家衛《2046》獲得評委最高分,就像《大事件》首映,主席昆汀在紅地毯那頭親迎導演杜琪峰,就像《旺角黑夜》為各國買家組織的內部放映掌聲不斷。也就像,你剛以為張柏芝只是只“花瓶”,但她演技卻瞬間突飛猛進,成了金像獎影后。
導演爾東升對愛將張柏芝的評價是:她是一個不用溫書就能考一百分的小孩。這正如香港電影,經營了那么多年,底子好。而如今港片繁榮最大的契機是內地市場的逐漸開放。兩地人才的交流、市場的打通,使得港片也開始更加重視內容。這也正如香港演員,你說他是偶像,卻偏偏國際上拿獎的人比內地多,比如張曼玉、梁朝偉,都是偶像蛻變而來。張柏芝代表了一大批努力、敬業的香港新生代偶像,能被陳凱歌選中出演《無極》,誰說她不能成為明年戛納冉冉升起的新星。
北京晨報/記者 侯檸檸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