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獨具慧眼
■他們捧紅了一個又一個新人
■他們才真正是影視圈的傳奇人物——
在影視圈,名導演、名編劇、名制片人不少,不過具備點石成金的大腕級人物卻不多。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解構的就是這樣幾位。
惟美派掌門人:李少紅
從業經歷:14歲到17歲,在四川當過四年電影放映員,放過幾百場電影。之后在部隊醫療隊當護士。1982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進入影視界。
代表作:電影:《銀蛇謀殺案》、《血色清晨》、《四十不惑》、《紅粉》、《幸福大街》;電視劇:《雷雨》、《大明宮詞》、《橘子紅了》。
造星成績:
周迅:李少紅捧紅的明星不多,卻有口皆碑,周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周迅現今如日中天的盛名,靠的是李少紅為她打下的堅實的基礎。
歸亞蕾:李少紅3部電視劇中永遠不變的重要參與者。可以說是李少紅讓歸亞蕾大器晚成。
口味:被壓迫、被壓抑的女性角色得到李少紅的偏愛。而且一旦被她看中,會常有合作的機會。
點評:李少紅所執導的作品,完全都是徹底的女人故事。所有女主角的個人情感命運,都一樣充滿哀怨凄婉,都同樣值得人同情。李少紅工筆描畫的女性世界,艷麗而凄婉,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打動了觀眾的心。
現代派掌門人:海巖 趙寶剛
海巖從業經歷:原名侶海巖,1969年應征入伍,曾做北京市公安局干部,再后來從商,當總經理、董事長,總裁。
代表作:《便衣警察》、《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玉觀音》、《平淡生活》等。
趙寶剛從業經歷:1972年至1984年在北京鋼鐵廠當工人。因為電視劇《四世同堂》中出演祁家老二這個角色進入影視業。
主要作品:《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皇城根》、《過把癮》、《東邊日出西邊雨》、《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無雪的冬天》、《永不瞑目》、《像霧像雨又像風》等。
造星成績:
徐靜蕾:徐靜蕾讓人們記住是從《愛情麻辣燙》開始的,但最終奠定徐靜蕾知名度的卻是海巖的電視劇《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蘇瑾:在出演《永不瞑目》前,蘇瑾幾乎不算是影視圈里的人,但出演歐慶春令蘇瑾一炮走紅。
袁立:雖然在《永不瞑目》中只演了一個配角歐陽蘭蘭,卻讓人難忘。
陸毅:在出演肖童前,沒有人知道陸毅是誰;在演出肖童之后,沒有人不知道陸毅。
口味:這對黃金搭檔捧紅的男女新人,形象多樣,唯一的共同點是女主角全是美女,而且各有各的美麗,男主角則全是“少爺”型翩翩佳公子。
點評:海巖和趙寶剛在人們的眼中像連體兄弟,這是因為兩人合作的電視劇,沒有不成功的。《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等都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和好口碑。而這些電視劇,他們一個是作者,一個是導演。他們除了戲拍一部紅一部,而且差不多每部戲都捧紅幾位男女新人,堪稱中國造星第一組合。
婉約派掌門人:瓊瑤
從業經歷:上中學時被迫退學,從此開始了在家寫書的生涯。1963年因一部自撰體小說《窗外》成名,近年來因《還珠格格》再掀瓊瑤風潮。
近期代表作:《還珠格格》等。
造星成績:
趙薇:瓊瑤近年最成功的產品。在成名之前,趙薇也就是跑跑龍套,沒想到一個嘻嘻哈哈的角色成就了趙薇,讓她紅遍大江南北,一發不可收拾。
林心如、范冰冰、周杰、蘇有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要說什么貝勒、格格,就是做了丫鬟也能大紅大紫。從中足見瓊瑤老字號的功力。
口味:因為是老字號,所以成功的產品也很多。除了保留了傳統的柔情型,像紫薇;幽默搞笑型最得寵,像小燕子。
點評:從林青霞、呂秀菱、劉雪華,到陳德蓉,以女人和情愛為主要原料的造夢高手瓊瑤,用柔情似水的溫柔、多愁善感的眼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所向披靡的“瓊瑤式”玉女。一個小燕子令瓊瑤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強大造星力量。
實力派掌門人:張藝謀
從業經歷:初中畢業后在陜西農村插隊,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2年畢業后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當攝影師。現為電影導演、攝影師、演員。
代表作:《一個和八個》、《黃土地》、《老井》、《紅高粱》、《代號“美洲豹”》、《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有話好好說》、《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英雄》等。
造星成績:
鞏俐:在張藝謀捧紅的明星中,鞏俐無疑是最耀眼、最具知名度的,她憑借著在《紅高粱》中的表演奠定了自己在中國甚至世界影壇的地位。應該說鞏俐能從默默無聞的演員變成現在到處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國際巨星,和張藝謀能捕捉住她的特質并將之在電影中完美地表現出來這一貢獻密不可分。
章子怡:當章子怡靠著《我的父親母親》走紅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她只是一個花瓶式的人物,誰也沒想到她能大紅大紫。但是當《臥虎藏龍》把她帶向好萊塢的時候,大家才驚嘆張藝謀的確很有眼光,早就看出這個小姑娘是個可造之才。
董潔:這位從春節晚會上走出來的小女孩現在已經在影視圈中逐漸成熟了,這一切當然要感謝張藝謀,因為如果不是他把她選中成為電影《幸福時光》的女主角,或許董潔現在的“幸福時光”還只能在夢中出現呢!
口味:張藝謀選女新人每次都會引起媒體的關注,據說他每次選出的新人都會和鞏俐有幾分相似。
點評:被張藝謀捧紅的演員碰巧都是女演員,這是一個偶然,但也可以說是一個必然。因為他在自己的電影中只起用女性新人,而他使用的男演員大多都是比較成熟、已成名的演員。
炒作派掌門人:鄧建國
從業經歷:上世紀80年代還只是家鄉林場的電影放映員,1991年懷揣1000元來到廣州。1996年創立(民營)巨星影業公司,現為巨星影業公司董事長。
代表作:《廣州故事》、《廣州教父》、《鴉片戰爭演義》、《反貪風暴》、《康熙微服私訪記》、《風流才子紀曉嵐》、《格格要出嫁》、《我這一輩子》等。
造星成績:
張國立:《康熙微服私訪記1》這部戲,張國立不但摘取了當年金鷹獎“最佳男主角”桂冠,還為全國觀眾所熟知。
趙亮:趙亮原本是成都軍區話劇團的一個普通演員,因為張國立、鄧建國的發現,讓他在《康熙》劇中有了不俗的表現。
口味:說實話,如果讓鄧建國挑,他內心肯定是喜歡捧紅美女的。可惜天意弄人,偏偏他捧紅的就是兩個“老”男人。這或者是這個喜歡頂著一頭黃發到處晃悠的“炒作派掌門人”始料未及的吧?
點評:鄧建國喜歡炒作,在這圈子里幾乎無人不知。別的娛樂圈里的人炒作,好歹還把自己當個斯文人,要講點面子、講點格調。但鄧建國不是,他不但炒作自己公司的作品,最重要的還是炒作自己,一會兒什么“金盤洗手”、一會兒什么“閃電結婚”……
江湖派掌門人:張紀中
從業經歷:1977年,27歲的張紀中被山西省話劇團正式錄取,成為一名話劇演員,開始了他邁入娛樂圈的第一步。1987年,擔任制片主任的張紀中拍的第一部電視劇《百年憂患》,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開始了他的電視生涯。目前他是中國金牌電視制片人。
代表作:《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激情燃燒的歲月》等。
造星成績:
李亞鵬:用李亞鵬來主演《射雕英雄傳》、《笑傲江湖》和《神雕俠侶》應該說是張紀中的一大賭博,因為從《笑傲江湖》開始,觀眾對于李亞鵬的批評就一直不絕于耳。但是這個長相豪邁的制片人堅決地頂住了壓力,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口氣把李亞鵬捧得大紅大紫,讓觀眾一邊罵一邊看,越要罵越要看,創造了收視奇跡。
孫海英:一個西藏下來的退伍老兵靠著一部講述軍人故事的電視劇走紅,這恐怕也是電視圈的佳話。《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表演證明了孫海英的實力,也證明了張紀中的眼光。
口味:張紀中選演員的眼光很“獨”。這個“獨”有兩重意思,一個是說他看得準,拍出的電視劇收視率都不差;第二個是說他看人獨到,無論是孫海英還是李亞鵬,別人不看好的演員到他手里都變成了寶。
點評:張紀中喜歡拍金庸的小說,甚至為此他還許下了要把金庸小說拍個遍的豪言壯語。就我看來,張紀中不但喜歡武俠小說,就連他本人也像極了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人物——頭亂發、一臉胡子、說話不拘小節,分明就是一個江湖中人。結果,他拍片子也很有江湖氣,能抗得住觀眾的壓力,說用李亞鵬就把李亞鵬用到底,起用孫海英也是如此,從《射雕英雄傳》中的洪七公到《激情燃燒的歲月》里的石光榮。張紀中不怕觀眾批評,結果就成就了一個中年、一個青年兩個中國電視圈里的紅星。 (周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