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琳的經(jīng)理人鐘珍,本身是一位資深的電影制片人,大約在8年前因為老友奚仲文的一番勸解才決心改變事業(yè)從電影跨行做藝人經(jīng)紀(jì)。在香港,鐘珍為藝人“披荊斬棘”的程度相比其他的經(jīng)理人少很多,可由她一手推出的新人日后卻全部成為了耀眼的巨星,這其中的奧秘究竟是什么?昨天,帶著這些解不開的疑問記者采訪了鐘珍,她用不太靈光的普通話輕而易舉地說出謎底,“我幸運,因為我遇到了陳慧琳。”
為陳慧琳舍棄電影
鐘珍拍過很多電影,也一度熱愛著幕后制作,早些時候她甚至于和陳可辛、曾志偉等成立UFO電影公司,《金枝玉葉》系列便是他們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鐘珍的好友奚仲文告訴她,有一位女孩子很有潛質(zhì),不如簽她做旗下藝人。鐘珍就此搖身一變成為經(jīng)理人。“起初真是有點不知取舍,但當(dāng)我親自見到陳慧琳時又很合眼緣,當(dāng)時心里想反正做電影都十幾年了,電影業(yè)也是需要新人的新思想來做的,于是就簽下來。”這一簽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8個年頭了,前年鐘珍又簽下了陳慧琳的胞弟陳司翰,使她的工作更忙,實在不可能再做電影。
慶幸兩姐弟自律
前日,一條有關(guān)于陳司翰當(dāng)街對女友動粗的新聞布滿了各類媒體,鐘珍也因此接到了較以往要多上幾倍的詢問電話,對于此事,鐘珍的態(tài)度十分冷靜。她沒急著向記者澄清什么,卻說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簽了兩個很自律的藝人,KELLY(陳慧琳)從來沒讓我擔(dān)心過夜里會出去鬧事,她最多在家中打游戲機(jī)到12點就睡覺。司翰就更文靜,反而有時憂心,比較多愁善感,不過他去了臺灣拍戲后,眼界開了,人也開心得多。”
吃骨頭別怕啃
不少經(jīng)理人都曾訴說,有些藝人一朝走紅便會發(fā)生很多被離棄經(jīng)理人的事,不過鐘珍表示對陳慧琳兩姐弟充滿信任。“他們從不會問我什么時候解約之類的話,也不會過問錢的問題。我告訴他們相由心生,如果太計較一個人的得失,觀眾恐怕是看到這樣的藝人心里會覺得舒服,所以有時吃骨頭就別怕啃,成效是積累的,別怕觸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