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中國內地的年輕女演員中,我最看好的是章子怡。看好她身上那種野心勃勃的勁頭,也看好她那張國際化的可塑性極強的臉孔。在內地的年輕女演員中,章子怡那張臉,是最富有巨星潛質的。但當我連續看完了傳聞已久的《蜀山傳》和《尖峰時刻2》后,我發現章子怡的問題大了,這小丫頭選擇的是一條急火攻心的道路。 一直以來,章子怡加盟這兩部電影被媒體渲染為:只跟大導演合作,這兩部影片也被人們視為章子怡沖擊國際影壇的橋梁。但事實上,章子怡在這兩部影片中的戲分少得可憐,尤其是《蜀山傳》,基本上是一個完全可以不存在的龍套角色,在美艷如花的女一號張柏芝的映襯下,只有大約5分鐘出場時間的章子怡如她所演的一樣,僅僅是一個小臟孩而已,更要命的是,她這個小臟孩,是全劇中最莫名其妙的角色,對推動情節的發展沒有半點作用。這個角色的設置,恐怕是徐克絞盡腦汁才安插進去的,而章子怡,恐怕也只是徐克沖擊內地票房時的一張好牌,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根本不屬于章子怡。在《尖峰時刻2》中,章子怡雖然被媒體渲染是“龍女郎”,但很顯然,這是一部基本沒什么感情戲的無聊的“男人戲”,絕大部分戲分被成龍和他的搭檔克里斯·塔克占據了,而章子怡,和在《蜀山傳》中一樣,從頭至尾連更換表情的機會都沒有,小臉蛋繃得緊緊的,不是臟兮兮的,就是拽兮兮的——兩個龍套。 從1999年的《我的父親母親》到2000年的《臥虎藏龍》,章子怡之所以能一鳴驚人,是因為她在這兩部戲中戲分足,施展的空間大,尤其是這兩個角色之間巨大的差異,也使章子怡突破了某類固有角色的限定,可以說,這兩部電影是真正屬于章子怡的。但從那之后至今,章子怡雖然一直在忙乎,卻只跑出了兩個毫無挑戰性的龍套。 也許章子怡認為這樣做是在為進軍國際影壇做一定的犧牲,但這種急火攻心,完全放棄自身特點,完全不能展示自身風采的犧牲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呢?我看最直接的作用也就是在國際上混個臉熟,給國際品牌作秀,換點零花錢用用。而且,你以為你犧牲的僅僅是一兩年的時間,但同時犧牲掉的卻可能是提高自己表演功力的最好時機。 我覺得章子怡在這一點上應該向周迅學習,這些年來,周迅在不顯山不露水之間,已經主演了好幾部在國際上聲譽蠻高的電影,比如婁燁的《蘇州河》,陳果的《香港有個好萊塢》等,這幾位都是那種尊重電影藝術,尊重劇情和演員表演的導演,與這幾部相比,章子怡跑了半天龍套的那兩部最多只是商業垃圾而已。最近,坊間傳聞,周迅將有可能在威尼斯電影節拿大獎,如果真是如此,那對章子怡應當是一個不小的刺激,應當會促使她反省一下自己那種盲目的、虛榮的、急火攻心的國際化路線。 文/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