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 去年4月,電影《女足九號》曾在杭召開開機儀式;昨天下午,今年已78歲高齡的中國電影界泰斗謝晉導演攜《女足九號》劇組主要演員再次來到杭州。也許是來到故鄉,謝導的老朋友———其中包括沈祖倫、孫家賢等老領導都紛紛趕來捧場,使得這一次的新聞發布會多多少少有些與眾不同。 和當前銀幕上滿眼的俊男靚女、都市時尚畫面比較起來,《女足九號》似乎顯得頗不合時宜,演員、服裝、語言都帶著老式國產片的痕跡,給人一種誤覺這是一部80年代的電影。對此,謝導頗有些激動:“不要小看80年代的電影,90年代的電影未必趕得上!我們現在的電影市場非常不景氣,不光是我國,全世界都受到美國電影的沖擊,美國電影已經統治了八九十年了,我們大家應該更多的關注國產電影。” 在這本應是宣傳新片的最好場合,謝導放棄了對《女足九號》本身的宣傳,因為在他看來《女足九號》相對于整個民族電影來說太小了。讓謝導時刻惦記的是呼吁大家關心民族電影:“現在民族電影不景氣并不能完全歸咎于電影人本身。好萊塢拍一部片子,動輒1個億美金,而我們拍電影只有200萬人民幣!同時,目前的體制也很有問題,框框太多,審查太嚴。我的《芙蓉鎮》又在上海上映了,如果放到現在,打死我也拍不出了,更何況,《芙蓉鎮》的劇本到現在未必能通過審查!” 拍了一輩子電影的謝導對電影充滿深情,正是這種深情使他對電影現狀尤為憂心重重。“大家要來生產自救,救自己和中國電影。”這是國內導演夏剛說的一句話,也是謝導特地拿出來與在場所有人共勉的一句話。在說這句話時,他神情凝重,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這位拍了半個世紀電影的老電影人對中國電影那種深重的責任感,一句話語重心長。但老人還是對民族電影充滿希望:“這次拍《女足九號》,像飾演女足9號的伍宇娟等演員為了讓表演更自然,從頭練球,吃了不少苦,伍宇娟的腿受傷到現在還沒得到徹底治療,但她還是跟著我到處走。像浙江的老演員何賽飛、薛淑杰等雖然戲很少,拿的酬勞也很少,但她們依然不折不扣地完成表演,她們都是中國電影的希望!” 說完后謝導匆匆登上了去北京的飛機,明天他要參加政協會議并再次呼吁大家關心民族電影。看著這樣為中國民族電影孜孜不倦耕耘著的老人的背影,記者想說:如果你是謝導的老影迷,如果你熱愛中國足球,不妨走進影院享受這部由最純粹的中國電影人拍攝的目前最純粹的女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