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大型地質災害4小時內上報
2008-08-28 09:34: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記者 張紀珍
本報臨沂8月27日訊 為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避免或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日前,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出臺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各地一旦發生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要在4小時內上報。
臨沂市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地質災害發生頻繁,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占全市面積的52%。去年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7次,造成直接損失近11萬元。臨沂地質災害多發生在5—9月份,以采空塌陷、巖溶塌陷、泥石流等為主。
預案要求,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市、 縣、鄉、村(企業)上下信息互通,以群測群防為主、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地震部門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與防汛、氣象、地震等有關監測網絡互聯,相關信息共享的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出現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后,當地縣區人民政府應立即啟動縣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并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受災害威脅的群眾,并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
同時,發生地質災害要迅速上報。預案要求,出現的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應在4小時內速報縣區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本報臨沂8月27日訊 為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避免或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日前,臨沂市政府辦公室出臺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各地一旦發生大型和特大型地質災害,要在4小時內上報。
臨沂市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地質災害發生頻繁,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占全市面積的52%。去年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7次,造成直接損失近11萬元。臨沂地質災害多發生在5—9月份,以采空塌陷、巖溶塌陷、泥石流等為主。
預案要求,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市、 縣、鄉、村(企業)上下信息互通,以群測群防為主、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國土資源、氣象、水利、地震部門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與防汛、氣象、地震等有關監測網絡互聯,相關信息共享的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出現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后,當地縣區人民政府應立即啟動縣級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防治預案和應急指揮系統,并立即將有關信息通知到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和受災害威脅的群眾,并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立明顯的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群眾轉移避讓或采取排險防治措施。
同時,發生地質災害要迅速上報。預案要求,出現的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應在4小時內速報縣區人民政府和市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同時可直接速報省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劉穎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