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蘇州孔子文化節開幕 賦以新內涵
2011-10-26 15:29:00 王莉莉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我要評論
[提要] 蘇州中學學生進行《論語十則》解讀表演。儀式,首先向至圣先師敬獻了三牢、水果、谷米等物,蘇州市區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也敬獻了花籃,向孔子像行鞠躬禮。在“祭孔”儀式前,近百名蘇州市青少年書畫協會會員在文廟廣場現場書寫《弟子規》。

百名學生身著漢服誦讀《論語》。

蘇州中學學生進行《論語十則》解讀表演。王莉莉 攝
中新網蘇州9月24日電 (王莉莉)?神圣肅穆的文廟大成殿前,香煙繚繞,鼓樂悠揚。24日上午10點整,隨著大成殿大鐘的敲響,伴隨著大成樂,身著古裝的佾生緩緩入場。一場別開生面的“祭孔”儀式正在蘇州文廟舉行,拉開2011蘇州孔子文化節暨紀念孔子誕辰2562年活動的帷幕。
儀式,首先向至圣先師敬獻了三牢、水果、谷米等物,蘇州市區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也敬獻了花籃,向孔子像行鞠躬禮。
隨后,孟子的第76代孫孟祥棟宣讀祭文,闡述了儒家思想古為今用、教化萬民、繁榮文化、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典禮現場,蘇州中學的學生,身著漢服,進行了《論語十則》解讀表演。
典禮最后在歌手演唱的歌曲《千年孔子》中禮成。整個典禮活動,激蕩著泱泱古國及千年古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興現代文明的磅礴氣勢,浩蕩儒風在蘇城上空久久回蕩。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助教Mark來自英國,今天是他第一次參加此類活動。手中拿著寫有《弟子規》語句明信片的他,認真地聽著一旁學生對語句的解釋。
“我很喜歡今天的活動,從中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Mark激動地表示。
在“祭孔”儀式前,近百名蘇州市青少年書畫協會會員在文廟廣場現場書寫《弟子規》。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來自蘇州立達中學12歲的陳忱,學書法已有7年,對于今天所寫的,他早已熟記于心,并能知曉其意。他告訴記者,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人物,今天在這里書寫《弟子規》的經典語句,覺得很有意義。
據介紹,蘇州已連續舉辦了五屆祭孔文化活動,今年在以往著重于祭祀形式的基礎上,拓展到祭祀與紀念并舉。此次孔子文化節將持續到28日,將以祭祀孔子為載體,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地域文化底蘊為主題,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禮儀道德與學習教育相結合的形式,讓群眾廣泛參與到文化、教育、旅游等系列活動中來。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