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藥谷” 濟南“筑巢引鳳”
2011-02-17 08:17:00 作者:高明興 來源:大眾網—生活日報

宋長征

趙友春
省長姜大明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今年將實質性推進山東省國家新藥研發平臺建設。這一戰略決策在兩會上引發熱議。2010年11月7日上午,“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開工奠基儀式在濟南高新區舉行,這標志著濟南的“中國藥谷”建設進入攻堅階段。
□文/片 本報記者 高明興
新“中國藥谷”將形成完整產業鏈
提起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省科技廳社會發展科技處處長趙友春告訴記者,為了這一國家級科技重大專項能夠落戶濟南,他和同事去年一直在忙碌。
趙友春坦言,山東省醫藥工業銷售額已經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2010年達到1600多億元。與醫藥企業活力十足相比,除在海洋醫藥等方面具有優勢外,山東省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醫藥研發水平相對較弱,這已經成為制約醫藥企業發展的瓶頸。
在趙友春看來,醫藥研發大平臺建設為引進高端人才搭了一個窩,“有了國家層面的平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才能引進來。”為此,省委組織部、科技廳聯合啟動了“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專項人才建設工程,這是全國第一個用地方人才品牌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進行人才配套的重大措施。
以新藥研發大平臺為基礎,山東將構筑全省的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整體的發展骨架已經架起,接下來長肉就沒問題了。”趙友春說,現在山東醫藥的起點高了,醫藥創新能力將走到全國前列,形成良性循環。
趙友春介紹,新藥研發大平臺建設大大地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新藥臨床試驗結束后,孵化、轉化到生產,形成了完整的、可操作的產業鏈。”
創新能力強、產業配套完善的“中國藥谷”落戶濟南高新區,不僅為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推進我省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跨越,也將會對全市乃至全省轉方式、調結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新“中國藥谷”力推自主研發
“我省在醫藥生產和流通方面排在全國前列,但新藥研發能力較弱,主要體現為自主知識產權匱乏,與經濟強省的地位不相符。”省政協委員、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宋長征對記者說,過去山東省的新藥研發較為分散,高校、科研機構各自為戰,研究項目不統一,存在重復研究和無法形成合力的弊端。山東省國家新藥研發平臺的建設,意味著濟南將建設醫藥產業聚集區,形成新的“中國藥谷”。
“山東要做經濟強省,必須形成醫藥研發規模化!”宋長征對落戶濟南的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平臺建好后,我們甚至可以和國外研發機構共同合作。”
宋長征認為,新“中國藥谷”力推自主研發,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我省藥企在世界新藥市場競爭中便會占據有利地位。我省在醫藥研發方面有人力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設備優勢,通過新藥研發技術平臺將這些優勢集中起來,可以形成合力,而成果則由參與新藥研發的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共享。
省政協委員、山東大學教授馬來平認為,“中國藥谷”的意義“怎么高估都不為過。”我省目前正在進行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而醫藥行業正是高新朝陽產業,可利用好“中國藥谷”建設這個機遇,加快實現中國藥物研究和醫藥產業由仿制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歷史性、戰略性轉變。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