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王”面臨新挑戰
2011-09-16 15:58:00 徐金鵬、丁錫國 來源: 新華網山東頻道 我要評論
[提要] 在“中國佛桃之鄉”山東省肥城市,新城街道東尚里村村民李湘志因為種的桃子個大,已經蟬聯兩屆“桃王”。” 肥城市林業局果樹站站長劉士勇從兜里掏出測糖儀,連續切開兩個佛桃,糖分馬上出來了:一個11%,一個12%。
新華社記者徐金鵬、丁錫國
在“中國佛桃之鄉”山東省肥城市,新城街道東尚里村村民李湘志因為種的桃子個大,已經蟬聯兩屆“桃王”。但他今年的衛冕之路卻顯得異常艱難,因為今年的評選新規側重于桃子的含糖量和口感,桃子光外表漂亮還不行。
肥城桃是我國著名的名優特果品,果大、肉嫩、汁多、美觀,被譽為“群桃之冠”,已有1700多年栽培史。
李湘志參加“桃王”評選的制勝法寶就是桃子的個頭大。前年他當選“桃王”的桃子重680多克,去年又以711克的重量成功衛冕。
李湘志的桃園在一座山前的坡地上。走進桃園,一陣陣肥城佛桃香氣撲鼻。停步在一株粗壯的桃樹前,李湘志介紹道:“兩屆‘桃王’,都是這棵樹上結的。它可真給我長臉了,這兩年的大年三十我都給它放鞭炮。”
肥城市林業局果樹站站長劉士勇從兜里掏出測糖儀,連續切開兩個佛桃,糖分馬上出來了:一個11%,一個12%。劉士勇告訴李湘志:“今年的評選標準,你知道,不叫‘桃王’了,叫優質果評選,光個頭大不行,糖分達不到16%的,一概不能參選,這叫‘一票否決’。”
肥城有10多萬畝桃園,從2007年開始每年評選一屆“桃王”,個頭最大的當選。為此,一些桃農拼命給桃樹施化肥。如此一來,桃子的糖分下降,口感變差了。
今年52歲的李湘志承認,現在的佛桃口味不如以前了。他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一張一合地比劃著說:“小時候吃的桃,能黏手。”去年,他獲獎的桃含糖量只有12%。
肥城桃品質下降,也有自然原因。肥城桃嬌貴,風吹不行、雨淋不行。風吹容易落果,雨水多了,糖分就上不去。所以,肥城把保護、提升肥城桃品質的重點放在了兩個方面:一是引導桃農科學施肥用藥,二是建遮雨棚、鋪地膜,避雨排水。
李湘志給桃園施肥用藥都很講究,治蟲子都是他和妻子用棉花蘸著藥水,一個蟲洞一個蟲洞地去堵,但和周邊一些桃農相比,他的設施建設還沒有跟上。眼下正是桃子上糖分最關鍵的時候,偏偏趕上雨水多,建了雨棚的人家,桃園里干干的,香氣明顯濃郁得多,而他的桃園里,還是濕漉漉的。不用一個星期,全市的優質桃評選就要開始了,到時候他的桃子含糖量能不能達標,就成了問號。眼下,他指望的正是陽光夠勁的好天氣。
李湘志面臨的新挑戰,也是肥城桃產業必須解決的大課題。“桃子光好看不行,關鍵還得好吃。‘桃王’評選標準之變,折射的正是農產品生產觀念的變化。不能砸了肥城桃1000多年的好牌子。”劉士勇說。(完)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