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欣指著車上的水痕說,當時車體內已經進水了,搶救群眾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19日上午,有熱心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18路車隊有一名司機小伙子非常勇敢,在昨天突發的暴風雨中奮不顧身搶救出了數十名被困群眾,非常讓人敬佩。 記者輾轉找到劉欣師傅時,由于昨天在雨水中泡了7個多小時,他回家之后就一直高燒,上午10點左右剛剛退燒。記者看到,因為搶救被困群眾,劉欣的身上多處被擦傷、刮傷。 “安全轉移一車乘客,我松了一口氣。” “7月18日下午5:40左右,我開著18路車由南向北經過桿石橋站點時遇到了罕見的大水,公交車突然熄火了,一動不能動。雨水進入車體,已經漫過了車廂的底部,車上20多名乘客都比較焦急。”劉欣向記者回憶當時的險情。 “我看到前面不遠處同事張鑫駕駛的18路車還能正常行駛,于是我對大家說車子壞了,非常抱歉,我會全力幫助大家一一安全轉移到前面那輛18路車上去!” “一些乘客說‘不著急’,我們在車里先避一下雨,先讓婦女兒童轉移到前面的18路車上。” “看到車外的雨水已經漫過膝蓋,我就背著小孩子,扶著老人,一次次把乘客轉移到前面的18路車上。看到所有的乘客都安全轉移,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氣!”劉欣說話的時候,雙拳緊握,仿佛還在現場搶救乘客。 富康車內救出母女二人 “這個時候雨越下越大了,我突然看到在公交車旁一輛白色的富康車已經熄火了,被雨水托了起來。汽車漂浮在水面上,被巨浪推出了十幾米遠的距離,正好被后面的一個變壓器的柵欄擋住了。車內坐著母女兩人,驚恐地不停呼救。” “救人要緊啊,我急忙跑過去,教這位女士怎么控制車子處理險情,隨后把后座上一名十多歲的小女孩抱出來,攙扶著那名女士,把她們母女一起轉移到了18路公交車上。隨后又根據這位女士的要求,把她車內的貴重物品進行轉移。” 藍色凱越車內救出一位女士 “雨水此刻已經漫過了后腰,我站到水里面,兩次差點被沖走。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我又發現一輛藍色的凱越車被困住了,一名30多歲的女車主坐在車里面不停用礦泉水瓶子往車外弄水。” “我看到此時水流很大,車主如果繼續停留在車內隨時會有生命危險!事不宜遲,我馬上跟這位女車主說‘你放心,我一定把你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隨后扶著她轉移到了同事的車上。又再次返回現場把車內后備箱內的手提電腦等貴重物品一起轉移。” “等安全轉移了這位女車主,我才發現,轎車被一個變壓器的一邊柵欄擋住,隨時都有被沖走的危險!” 被困轎車頂上救下來六人 “雨水不停上漲,現場的氣氛十分緊張,天色漸黑了,此時我突然聽到43路車站點附近有人在呼救。” “摸黑走過去,我看到馬路西側一輛小轎車車頂上站著6個人,因為有大樹擋著,汽車被卡住不動了。其中有一家三口向我求救:夫妻抱著2歲的小孩子準備出門到醫院給孩子看病,結果發現被困在大水之中走不動了。” “此時附近熱心市民已經搭了兩根繩子,我就抱起小孩子,幫助他們脫離危險地帶。水深過腰,孩子的父親在穿越馬路的時候被大水沖倒,身子一歪,沒在了水里。我正好站在他的身后,情形危急,我立刻用雙腿把他擋住,防止他被雨水沖到更遠的地方。” “好不容易走到馬路邊上,因為有一個將近2米的高臺,爬起來十分費力,我就背靠著一根電線桿,對他說‘別客氣了,兄弟,踩著我上去吧’!這位男士就踩著我的大腿、胸膛、肩膀,爬了上去。上面還有熱心市民幫助接應,后來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金亮。” “人工呼吸也沒能挽回小伙子的生命!” “渾身都濕透了,我就跑回了18路車上,剛坐到駕駛室內,就看見車外有人(金亮)沖上來大喊‘我從車底下拽出來一個人,看著他快不行了,我們也不知道怎么急救,已經撥打了120,師傅您先給搶救一下吧!’救人要緊!二話不說,我又一次沖進了大雨之中,群眾還撥打了110報警。” “把溺水者抬到了水淺的地段,我用身體為他遮擋雨水,發現脈搏、心跳、呼吸都沒有了。我跟母親學習過一些急救常識,于是立刻對他進行了心臟按摩、人工呼吸。我不停用雙手按壓這名溺水者的心臟,不停口對口對他進行人工呼吸。” “我借著附近熱心群眾的手電筒打過來的微弱光線看到,這是一名年輕的小伙子,上身赤裸,短發,大約20多歲的樣子。就這樣奮力急救了20多分鐘,溺水者還是沒有任何起色,用手電對準溺水者的眼睛,我看到他的瞳孔已經放大了,而且沒有呼吸,沒有心跳——已經死亡了。” “把30多輛小轎車開到安全地帶” “因為我是一名有著7年工作經驗的公交車駕駛員,比較熟悉車子的性能,所以我就堅持在現場幫助被困的司機處理險情,將他們的私家車一一開到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參與搶救的一名民警告訴我說‘小伙子,別在雨里面站著了,體力透支你受不了的,快回去吧!’我當時想的就是救一個算一個,擦了擦臉上的雨水,繼續和大家一起在大水中撈人撈車。” “從18日下午5:40左右一直忙到19日凌晨,我把大約30多輛小轎車開到了安全地帶,撤離的時候,民警同志還在現場指揮搶救,非常不容易。現場被困的90多輛小轎車幾乎都被一一轉移到安全地帶。大家齊心協力搶救才化險為夷,我一個人的力量還是微小的!” 采訪快結束時,劉欣告訴記者,面對險情,和他一樣奮力搶救被困群眾的市民讓他很感動,這才是那么多市民安然脫險的主要原因。而當記者問他從大水里一共救出多少人時,他有些靦腆地說:“具體記不清了,保守算,也有40多個吧。” 文/片 本報記者 王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