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海振 記者 文露漪 報道
堆滿垃圾的溶洞,青黑色的河流,分布著垃圾場的森林……這些觸目驚心的污染畫面出現在網紅“漁獵齊哥”的短視頻賬號中。從2022年開始,這位長江邊長大的“釣魚佬”變身全職環保志愿者,兩年來跑遍全國十多個省份,投入近百萬元,成功曝光并推動解決了三四十起水污染事件。
齊哥的短視頻賬號
“80后”齊哥是湖北人,從讀大學開始,他就定期到長江邊撿垃圾。2022年,熱愛釣魚的他開始組織志愿者在長江邊一起清理垃圾。真正的轉折發生在2023年。當時他沿長江系統性地考察生態環境,恰逢天門水污染事件爆發。“我發現解決一個污染問題,比撿十年垃圾的幫助更大。”于是,他毅然轉向專業水污染調查。兩年來,他跑遍全國十多個省份,調查處理了三四十起污染事件,他曝光污染的視頻引發大量關注,在短視頻平臺收獲了300萬粉絲。
無人機是他最重要的工具,在湖北云夢污染調查中,齊哥根據粉絲提供的線索指引他來到某個橋墩下的排污口。通過無人機航拍,他鎖定了多個隱蔽排污點,連續三天在不同時段取樣:白天取表面水樣,深夜取深層水樣,每個樣品都詳細記錄時間、地點和水溫氣象條件,“每次調查我一定會采樣檢測,最難的是掌握排污規律,有的企業一個月排一次,有的專門在凌晨兩點排,還有的專挑下雨天排污,”這時就需要當地粉絲提前蹲點摸排,待掌握規律后齊哥再前往取證。
調查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齊哥會遇到路口被封鎖,他不得不在凌晨四五點趁守夜人疲憊時潛入。但相比威脅,他收獲更多的是感動,有受污染地區的農民給他送吃的喝的、有群眾專門騎車帶領齊哥找到污染點……在近期處理的云夢湖污染事件中,當地河水已變得“又黑又臭,農民澆地莊稼都會死”。通過無人機勘察和群眾走訪,他最終鎖定污染源,配合生態環境部門開展治理。
現在齊哥沒幾天是在家的,都是在外調查污染,有時候上午在山西,下午就到了廣東。齊哥告訴海報新聞記者,由于需要在全國各地跑,調查成本巨大,他每月光差旅費就要五六萬元,兩年下來投入已近百萬,這些費用主要靠他自己承擔。另外,每個成功案例背后,還有許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有志愿者公司為齊哥提供免費檢測。
如今齊哥的抖音賬號已從釣魚分享轉型為環保監督。“很多人的家鄉受到污染,他們對我抱有期望,這份社會責任推著我繼續前行?!饼R哥說。
責編:馬婉瑩
審核:馮煒程
責編:馮煒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