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全國首次長期照護師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省際聯考昨天順利開考,考試在天津、河北、江蘇、重慶、廣東等9個省(市)同時進行。
長期照護師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護工”,根據國家職業標準,長護師需要綜合運用基本生活照料及基礎護理技能,在家庭、社區、養老機構等多元服務場景中,為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人員等提供涵蓋基本生活照料、基礎醫療護理、心理照護等復合型服務。
作為融合了生命關懷與專業技能的復合型職業,長護師證書的“含金量”持續提升。在照護服務的兩端,一邊是需要細致關懷的失能群體,一邊是渴望職業成長的照護從業者,如何實現被照護者需求滿足與從業者職業發展的雙贏?
在甘肅,100名考生參加了這次聯考。來自蘭州市的周文穎是一名90后,為了參加這次考試,她依據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發布的五級長期照護師的考試大綱,系統學習了相關知識。
周文穎說,這次考試為從業人員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職業身份證”。考試有一定的難度,例如理論上考到了吞咽功能的評估方法,生命體征測量的注意事項,特別是在實際操作環節,雖然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藏著很多細節,需要系統地學習。她希望通過這次考試,成為一名合格的長期照護師,未來能為失能人員提供更專業的照護服務,讓照護對象安心、家屬放心。
長期照護師是為享受長期護理保險的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醫療護理、功能維護、心理照護的從業人員。去年,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發布了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
來自江西的考生王熊從事長期照護師工作已有三年時間,作為從業人員,她感受到這一職業正在走向專業化。而通過更加專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她對未來工作的前景十分看好。
王熊介紹自己從事這行業已經有三年了,覺得這個行業其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起初選擇這個職業是因為家里有老年人需要照料,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對穩定陪伴的渴望。后來在工作中她發現這職業確實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像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幫老人們完成一些生活中的事情,被他們需要的這種感覺會讓王熊覺得工作特別有價值。她覺得這是個充滿愛和責任的職業,可以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通過培訓,她更系統地掌握了護理知識,還有一些老人突發狀況的應急處理,在實踐中也學會了靈活變應。
2016年起,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國試點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也被稱為“第六險”。據國家醫保局統計,“長護險”參保群眾近1.9億人,累計籌集資金過千億元,支出超過850億元。試點地區探索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綜合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十四五”期間累計惠及超過200萬失能群眾。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超過了8800家,護理服務人員達到30萬人,均較“十四五”初期增長超過50%。
河南某康健養老集團居家養老業務負責人 李華梅:對于已經獲得長護師資質的從業人員,市場非常認可。在招聘員工的時候若他們取得了長護師的照顧(資質),會視為他們已經取得了基本的一個技能,會第一優先錄取。另外他對老人整個護理的評估、流程標準化、人為關懷都是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最主要一點,他對老人在進行服務的時候,老人能夠得到非常專業地照顧。
河南醫藥健康技師學院副院長 樊予惠:未來隨著長護險持續擴容,帶來的專業護理人才需求也將持續增加。既然國家有這么大的力度,把這個險種推廣下去,目的還是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或者是醫療的保障,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在一線為這個險種提供更好的、更高質量的服務。這是一個門檻,為未來這個險種提供更好的服務做了一個基本的保障。
甘肅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肖彬認為,探索長期照護師省際聯考具有里程碑意義,能全面系統性推進長期照護師培養培訓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長期照護師證書含金量更高,從業人員具有穩定就業前景,將更好保障長期護理保險待遇、享受人員的權益。
肖彬介紹,本次考試對于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落實夯實了人才基礎,標志著甘肅省開始規模化、標準化地培養和輸送專業照護人才,為長護險服務提供了最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質量保障。持證上崗意味著服務提供者經過了專業考核,這將極大提升照護服務的專業性和規范性。規范的服務流程便于進行后續的服務監管和醫保基金的費用審核,能有效地防止欺詐騙保行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救命錢”。
江西省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處四級調研員張萍透露,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大力度開展長期護理師的相關培訓和考試,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與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有機銜接,推動長期照護服務規范化、專業化發展。
張萍介紹,將分階段組織開展多批次的長期照護認定的考試。下一步,江西省醫保局將協同省人社廳大力推進長期照護師培養培訓、等級認定考試工作,持續為全國長期照護服務領域輸送更多高水平的優質技能人才,促進長期護理保險高質量的發展,提升參保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
審核:楊凱
責編:楊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