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朱曉沖 首席記者 李子驕 報道
在昆明,一間遠離城市喧囂的鄉間院落里,金屬切割聲與電焊火花幾乎徹夜不息。顧玉鵬俯身在一臺擁有十個巨大輪胎的鋼鐵巨獸腹中,額頭的汗水混著機油滴落。
今年42歲的他,用七年光陰和上百萬元投入,將少年時對機械的癡迷,熔鑄成了兩百多臺形態各異、能上山下水的車子。“每天都會蹦出新的想法,我嘗試去動手,一路火花帶閃電地折騰到底?!鳖櫽聩i說。
正在造車的顧玉鵬
造車“狂魔”
戴一副黑框眼鏡,穿著套頭衫和運動褲,顧玉鵬有時在簡陋的工作間里忙忙碌碌,也有時坐在自己的專屬駕駛座上氣定神閑。就是這個看似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男人,用想象力和硬實力征服了抖音上300多萬名用戶。“我給自己起的網名叫‘豬堅強’,因為屬豬,又被汶川地震時那只堅持到底的小豬打動,這個名字就誕生了?!?/p>
沒有工程師頭銜,沒有專業圖紙,高中畢業的顧玉鵬在機械領域走的是徹徹底底的“野路子”?!拔覐男【拖矚g車,可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學時我坐不住,現在為了造車,我卻能興致勃勃地搜資料,自學完機械,又鉆研起電子知識,再拿手頭的工具一點點驗證。”顧玉鵬坦言,熱情再高,也需要面臨造車是個技術活的現實?!霸烨?0輛車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試圖弄明白如何讓車穩穩當當地跑起來,并且具備轉向等功能。畢竟,車子好不好開,安不安全,全看調試功夫。如果調不好,輕則方向盤亂抖、不聽使喚,重則直接翻車?!?/p>
床車、沙發車、燒烤車、水陸兩棲車、聲控車……顧玉鵬的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比如這輛水陸兩棲車,原理其實簡單?!鳖櫧▏闹嚿斫忉?,“核心是讓車變成船,底盤密封抗沉,動力系統兼顧水陸。”然而這“簡單”背后,是無數次的失敗,是反復拆裝調整的枯燥歲月?!懊空{一次角度,我還得把整套零部件拆除重裝,一輛車上百個零件的調整方案,都是我在這樣的反復拆卸中一點點試出來的。我造一輛車頂多花一個月,調試卻得花上半年。”
顧玉鵬造的水陸兩棲車
為追夢花百萬
作為一個造車“狂魔”,顧玉鵬在熱愛之路上碰到了現實的荊棘。
高中畢業后,他進過家具公司、擺過地攤、開過網店、做過餐飲,但這些工作始終沒做成氣候。后來他自學了木工手藝,成為了一名手工音響匠人。為支撐夢想,他常常接零散木工活,做小手工售賣,一度開淘寶店勉強維生。
“這些年為了造車,大概花了100萬元,但我是真喜歡造車啊,不想放棄。”顧玉鵬說,為了給汽車買配件,錢就像流水一樣嘩嘩往外淌?!拔覀兊娜兆舆^得緊巴巴的,從吃喝拉撒、租房到買設備,都需要刷信用卡,靠著拆東墻補西墻,我們慢慢背上了50多萬的債?!?/p>
巨大的經濟壓力也曾讓家人強烈反對。“一開始肯定是不太支持的,后期看我做得挺好,大家也改變了想法?!鳖櫽聩i回憶,轉機出現在他造車的第四年?!拔以诙兑糸_設了一個造車課程,專門傳授我制造汽車底盤的方法。課程99元,賣了近400份,我們一下子有了4萬元的收入。跟我學造車的,除了一些機械愛好者,很多人家在農村,想要改造農機來解決他們干活中遇到的問題,市面上的產品滿足不了他們的小眾需求,而我的技術剛好能夠幫助他們?!?/p>
顧玉鵬造的車
不變現更灑脫
在短視頻追求即時刺激的時代,顧玉鵬的創作過程近乎“沉默”。他的視頻幾乎全是成品展示:多輪車碾過泥濘陡坡,水陸兩棲車劈波斬浪,制作過程鮮有影像記錄。“不是不想拍?!彼忉?,“因為制作時間太長了,最快的一個星期,慢點的兩三個月,沒有時間去記錄,都在想怎么做了?!?/p>
走紅以后,顧玉鵬被網友們稱為“民間馬斯克”,但對于車輛變現,他秉持著謹慎態度?!拔业能嚊]經過多年測試,日常使用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我不賣給粉絲?!彼硎?,目前自己主要開展樣車制作等合作,但更多的還是希望能夠依靠自己造車的本事,繼續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工作。
“堅持初心,現在有很多想做的車還沒有做出來。希望大家都能勇敢追夢,要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我們的愛好一起閃閃發光?!鳖櫽聩i說。
責編:孫翔
審核:辛然
責編: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