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道
近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現場,《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引發行業思考,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正式突破500億元,首次超越電影票房,用戶規模達6.62億,覆蓋超六成網民。
這一曾經被視為“草根娛樂”的賽道,如今已從野蠻生長邁入精品化、產業化新階段,更吸引了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上市電影公司集體跨界布局,攪動行業競爭新格局。
市場規模超500億,全民追捧下的品質升級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2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9.7%,越來越多的群體共享數字發展成果。
“打開手機刷兩集短劇,已經成了我通勤和午休的固定節目。”濟南上班族王女士向記者分享了她的日常,正是6.62億微短劇用戶的縮影。《報告》顯示,這一賽道以“3秒抓眼球、10分鐘追完十余集”的獨特優勢,成為覆蓋全年齡段的文化消費新選擇。
事實上,從受眾結構看,微短劇已打破早期Z世代主導的格局,形成全民追捧態勢。“銀發族”成為付費新主力,占比超四成,催生了獨特的“深夜追劇潮”;女性用戶依舊主導消費市場,其互動、打賞、付費活躍度顯著高于男性;而年輕人則偏愛玄幻修仙等“高爽感”題材,推動相關內容持續走熱。用戶行為數據更顯“上癮性”特征:單次觀看時長平均達42分鐘,人均單日觀看集數超20集,“碎片化時間+強情緒鉤子”的組合精準擊中現代人群的娛樂需求。
今年6月份,由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微短劇階段性發展報告》顯示,今年,微短劇內容升級與題材多樣成為行業共識。與2023年前后流行的“爽感”“沖突”“反轉”敘事不同,微短劇正在經歷從“表達情緒”到“表達情感”再到“表達情懷”的創作升級。創作者在劇情設定、角色塑造和拍攝手法上持續精進。在“微短劇+”理念的驅動下,微短劇題材涉及非遺、法治、歷史、科幻等眾多領域。
據媒體報道,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在出席活動時表示:“紅果短劇面向全行業精品合作的‘果燃計劃’,已累計投資立項超50個項目,覆蓋非遺傳播、普法反詐、公益、都市、歷史、科幻、年代等眾多題材。”例如,《舟楫千里號歌來》呈現大運河地域文化風貌、《重回永樂大典》再現古籍修復過程、《化蝶》呈現越劇藝術之美等。
同時,微短劇的發展也為影視行業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拉動了編劇策劃、拍攝制作、后期剪輯、市場發行等崗位的人才需求。2025年微短劇帶動就業的規模將持續增長,從業者更趨向于年輕化。此外,地方政府亦加快產業布局,截至2025年6月,全國短劇相關企業達9.54萬家,西安、鄭州、杭州等地通過資金扶持、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措施推動微短劇產業集聚,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劇本創作成為核心競爭力,一部60集豎屏短劇的劇本平均修改8-12稿,極端項目甚至超過20稿,多方團隊共同參與打磨,確保每1.5-2.5秒就有鏡頭切換,3秒內拋出情緒‘鉤子’。”11月19日,一位網劇編劇向記者表示。市場規模的跨越式增長背后,是行業從“追求數量”到“打磨質量”的深刻變革。早期1萬元至2萬元成本的“小打小鬧”或已成歷史,2025年普通微短劇制作成本在數十萬元上下。
影企跨界入局,巨頭加持能否改寫行業規則
面對500億藍海,上市電影公司的跨界布局正在加速。華誼兄弟2025年三季報指出,公司已于2024年下半年創建短劇廠牌“華誼兄弟火劇”,目前已與閱文、點眾等平臺建立合作,更在2025年11月推出“H·AI火種計劃”,公布《0號檔案之雙魚玉佩》等9部AI短劇片單,將技術賦能作為核心競爭力。博納影業則更早布局,構建了短劇制作、IP電影開發、AI影視應用等多條業務線,實現產業協同發展。
橫店影視在三季報中明確將短劇作為新增長點,設立“大橫小豎”短劇品牌,多部作品已在紅果、番茄、愛奇藝等平臺播出,同時積極引進海外短劇項目來橫店拍攝,目前已與相關海外公司簽約合作。營收穩健的光線傳媒也不甘落后,明確表示高度關注微短劇市場趨勢,正在結合自身IP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籌劃投資組建相關公司。
“電影公司的入局,帶來了資金、技術和行業資源的升級,但也面臨著適應賽道特性的挑戰。”影視行業分析師張先生指出。電影公司的優勢顯而易見:成熟的制片管理經驗、優質IP儲備、專業創作團隊,能夠快速提升短劇的制作質感。但微短劇“快迭代、高靈活”的生產節奏,與電影行業“長周期、重投入”的傳統模式形成鮮明反差。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行業而言,影企跨界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頭部公司的加入將進一步抬高行業準入門檻,加速中小作坊式團隊的淘汰,推動行業向更規范、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電影公司若能將自身的IP運營能力與短劇的傳播優勢相結合,有望打造出兼具藝術價值與市場影響力的精品內容,打破當前部分短劇“套路化、同質化”的瓶頸。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市場繁榮的同時,微短劇更揚帆出海,成為跨文化交流的新興力量。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我國微短劇應用程序海外市場投放數量已達237款,用戶下載量、用戶應用內購買收入快速增長,逐步形成以北美市場為重心,輻射歐洲、日韓、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的海外傳播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微短劇的崛起是技術革新、市場需求與政策引導共同作用的結果。上市電影公司的入局,將為行業注入新的動能,推動其從文化消費現象升級為成熟的文化產業。而隨著巨頭持續加碼,微短劇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與升級,500億市場背后,一場關于內容品質與產業格局的競爭才剛剛開始。
責編:石慧
審核:馬震
責編:馬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