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體育訊 在今天的亞運會男子單人劃艇500米的比賽中,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劃艇冠軍楊文軍最終奪得了冠軍。本來,中國隊奪金在亞運會上已經不是什么新聞,更何況奪得這枚金牌的選手是鼎鼎有名的奧運會冠軍楊文軍。但是大家的焦點還是集中在了他的奪冠上。為何?
楊文軍再次成為亞運會的焦點人物不是在今天,而是在12號的時候,他因為在男子1000米單人劃艇決賽中半程落后于對手奪冠無望的時候放棄了比賽,僅列第五。賽后對于楊文軍這種做法,大家褒貶不一,用當事人自己的話說,是因為起航時自己已經處于落后,接下來因為肌肉發酸自己已經游不動了;而且1000米也不是他本人的強項,在這個項目上失手也很正常。另外一些人則因此推斷,這位奧運會的冠軍已經處于狀態下滑的階段了。但是,更多的討論還是來源于這種做法是否有違體育精神,是否符合一個運動員職業素養的議論。
在1000米比賽的賽后采訪中,楊文軍的德籍教練約瑟夫曾經狠狠的批評過他。“你可以輸,但你不能放棄;你可以劃最后一個,但你必須拼搏!” 這樣的批評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外界關于楊文軍的議論都指責他在比賽中缺少一個奧運會冠軍應該具有的體育精神,運動員拼到比賽的最后一刻才是尊重對手,尊重自己的表現!
在今天的比賽中,楊文軍用一個最有利的證據——冠軍,證明了自己在皮劃艇這個項目上仍然具有非凡的實力,同樣,結果也證明了他自己所述的因為種種客觀原因導致的失利的確所言不虛,也駁斥了某些人關于自己實力明顯下降的說法。但是,關于是否有違體育精神這樣的說法,一個冠軍恐怕很難說清楚。
其實,歸根結底,一個冠軍并不能從根本上說明一位運動員就具有了體育道德,一次失利也不能說明他就缺少了職業素養,因為冠軍也是普通人,我們不能要求他們做出非常人的成績——奪取每項比賽的冠軍,因為可能為了一場比賽,他們的確已經付出了全部。倒是約瑟夫的另一句話,意味深長,值得我們借鑒:“雅典奧運會已經過去兩年了,你不能活在過去,而應該活在未來。”
也許前兩天的失利成為對雅典桂冠的一種否定;但是今天的奪冠,應該是楊文軍為自己正名最好的方式。 (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