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經貿委經濟運行局最新統計數字表明,200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695·22億元,同比增長22·67%,生產增速創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2004年,將是山東工業經濟再上層樓的一年。
五大條件成就利好
據山東省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分析,國際、國內、省內五大條件將成就今年山東工業保持較快的增長勢頭。
世界經濟預期好于2003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4·1%。國際環境的改善,有利于山東省企業擴大利用外資,增加產品出口。
中央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預計2004年國民經濟仍將處于快速增長的軌道。
社會需求有力拉動經濟增長。從三大需求看,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工業投資持續快速發展,一批重大項目正在施工建設,投資需求預計仍成為今年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城鎮住房、汽車、旅游、保健等消費熱點繼續趨旺,2003年農村水源充足,近期農產品價格全面反彈,農民收入將明顯增加,城鄉消費需求仍是上升勢頭;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好轉有利于出口需求的擴大,出口需求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山東省工業結構調整加快,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加。作為山東省工業主體的制造業,近兩年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明顯加快,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工業總量中的比重明顯提高;全省大企業、大集團進一步發展壯大,支撐和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工業增長的物質支撐條件比較有利。山東省電力供應充足,煤炭供應總體基本平衡,水資源較為充裕,糧食、木漿等工業原料能夠滿足重點企業生產需要。
13個重點行業分析
2003年,山東省工業系統積極推進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工業投入,大力發展“三個亮點”,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綜合協調,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速度、效益、質量和結構的統一。據省經貿委經濟運行局的研究,2004年,在山東省重點監控的13個行業中,有9個行業穩定增長,2個行業產銷波動,2個行業明顯回落,大多數行業生產效益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機械、化工、建材、醫藥、電子、輕工、煙草、煤炭、電力9個行業生產效益將保持穩定增長。這9個行業生產總量占全省工業的68·5%。大體來說,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市場的強勁需求、經營秩序的好轉等因素將是這些行業能夠在2004年繼續得以15%—20%的增速發展的原因。其中,受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拉動,山東省今年將有11條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投產,新增能力1100萬噸。目前水泥市場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企業效益較好,預計今年全省水泥產量可達到11000萬噸。
汽車、冶金兩個行業產能擴大,但原料供應和市場需求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增加,有可能帶來產銷形勢的加大波動。這2個行業占全省工業總量的7·8%。今年,山東省鋼材產量將達到1700萬—1800萬噸,電解鋁在2003年底已經形成產能104·7萬噸,但由于鐵礦石、焦炭、氧化鋁等資源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能力發揮及經濟效益的提高將受到一定制約。而自2003年四季度以來,全國汽車工業高速增長的態勢已經明顯放緩,汽車庫存增加,價格全線回落,今年開始將由快速增長期轉為調整增長期,這將對山東省的汽車工業產生一定的影響。
紡織、石油工業效益增長將明顯回落。這兩個行業生產總量占全省的15·3%,效益占26·3%。
供應難題需破解
2004年,全省工業經濟運行雖然面臨許多有利條件,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部分煤炭品種缺口較大。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電力、冶金、建材等高耗煤工業產能迅速擴張,對煤炭的需求將大幅增加,但全國重點產煤省新增生產能力較少。僅從山東省來看,今年電力用煤預計需增加700萬噸,冶金用煤增加600萬噸,山東省匱乏的焦煤、無煙煤等煤種供求短缺的矛盾突出。
部分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明顯上漲。目前,鐵礦石、焦炭、氧化鋁、棉花及部分農副產品的供求缺口較大,由于缺乏,國際上鐵礦石價格上漲近1倍,山東省焦炭每噸由2002年初的550元上漲到1100元,棉花每噸比同期上漲5000元以上,而今年山東省需要棉花150萬噸,省內缺口在90萬噸。
鐵路運輸矛盾突出,港口疏港壓力較大。據了解,目前,濟南鐵路局日均請車20000車以上,但日均裝車僅為7400車左右,裝車率不足40%。而且,鐵路運力緊張增加了港口的疏港壓力,目前僅黃島前灣港就有600萬噸礦石需要疏運。
公路運輸查處超載帶來運輸市場的調整,短期內公路貨運量明顯下降。根據調查,由于報歇業的運輸業戶較多,現在山東省公路運費平均提高了20%——30%。
省經貿委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的宏觀指導和調控,搞好重要生產要素的供求協調,建立和完善應急保障機制,是保證山東省2004年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袁濤 王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