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質量白皮書:14.52%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標
2011-03-14 07:55:00 作者:甄真 來源:濟南日報
本報3月13日訊(記者 甄真)今天,市質監局發布2010年濟南市食品行業質量白皮書。2010年對全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共抽檢樣品2285個批次,全市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為86.28%,食品抽檢實物質量合格率顯著上升。商河縣、濟陽縣、高新區、平陰縣2010年的食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居于全市前列。從抽檢情況看,食品質量仍存在標簽不合格、食品中微生物指標不合格、食品中理化指標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標四大問題。
2010年市質監局對全市700余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產品進行了監督檢查,共計2285個批次,所抽產品涉及小麥粉、糕點、飲料、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等28大類,全市產品實物質量合格率為86.28%,食品抽檢實物質量合格率顯著上升。
我市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總體質量水平穩中趨好,大部分食品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生產的量大面廣、百姓關注度高的食品,如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糕點、調味品等,其質量合格率逐年提升,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非法使用非食品原料的現象逐年減少。2010年,我市生產加工環節未發生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在全省17市中,我市的省級食品監督檢驗抽查合格率為86.9%,合格率列全省第一。
2010年度,我市食品監督檢驗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
標簽不合格現象較為突出。2010年市級監督抽查中共計有283個批次的產品標簽不合格,占不合格產品的65.2%,較2009年增加了10%。市質監局分析,主要是中、小企業對國家標準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不重視產品的標識標注。企業未標注食品的產地及“食品添加劑”項目標注不規范,以及檢出食品添加劑而在標簽中未如實標注等問題,是造成2010年監督抽查中標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食品中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的問題仍然較為嚴重。
2010年監督抽查中全市共計有71個批次的產品微生物(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超標,占不合格產品的16.36%,較2009年下降2.78%。微生物超標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飲料(含桶裝飲用水)、糕點產品上。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個別小企業生產工藝簡陋,生產環境衛生條件差,出廠檢驗制度不落實,導致產品的微生物指標超標。
食品中理化指標不合格。2010年監督抽查中全市共計有139個批次的產品理化指標超標,占不合格產品的32.03%,較2009年下降0.6%。主要存在于肉制品、餡料等產品中。
食品添加劑超標。2010年監督抽查中全市共計有63個批次的產品食品添加劑超標,占不合格產品的14.52%。
對抽查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質監局已組織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查找不合格原因并實施整改,產品復檢合格后方準予出廠。對于影響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責令企業采取召回、銷毀的方式進行處理。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您對其他相關新聞感興趣,請在這里搜索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