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人民日報
周躍平
手機查看
周躍平
“開短會不上礦泉水,會場未飲完的礦泉水一律帶走”“建立辦公用筆登記制度”……近期,多地黨政機關針對細節處的浪費出臺規定。其意義不僅在于減少資源消耗,更在于通過細節塑造良好作風。
一瓶礦泉水喝半瓶扔半瓶,一支筆用一次就換新的……這些零散消耗看似不起眼,累積起來卻是驚人的數字。更值得警惕的,是其背后潛藏的思想病灶:把公家資源當無主之物,覺得小浪費無關痛癢。這種心態一旦蔓延,會慢慢侵蝕勤儉節約的作風根基。黨政機關決不能對此視而不見,必須下決心治理。
治理不僅要筑牢思想防線,更要完善制度約束。必須破除“小節無礙”的誤區,讓公職人員明白,公家的一針一線都連著公共利益,一分一厘都關乎作風形象。要通過教育引導,讓勤儉節約滲透到工作細節、成為內在自覺。制度上要建立健全全鏈條管控機制,按需配置辦公用品,建立循環使用制度,明確浪費行為的約束措施,從源頭上減少浪費的可能性。
黨政機關帶頭在細節上較真,能形成強大示范效應,帶動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摘編自《云南日報》,原題為《對“微浪費”須較真》)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