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眾網
徐坤杰
手機查看
海報新聞評論員 徐坤杰
這幾天,山東招遠大戶陳家村刷屏網絡。
坐擁萬畝陽光玫瑰葡萄園,辦起國家級體育賽事,有智慧農業加持,有萬噸級收儲中心坐鎮……一個村帶動了12個村集體年增收200余萬元,形成“大戶莊園片區”,實現連片發展、連片振興。
作為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地,煙臺招遠的大戶陳家村展示著山東鄉村振興的“片區”成果。
(一)
在山東,類似鄉村發展實踐,類似連片振興景象,已然越來越多。
如,在濰坊昌樂縣五圖街道,庵上湖村帶動周邊26個自然村連片發展,構建起“山水輕旅·自在五圖”為品牌內涵的農文旅聯合體,每年吸引全國各地5萬余人次前來休閑觀光、參觀學習,農文旅產業創收過億元。
濟寧泗水龍灣湖片區,覆蓋12個行政村,片區黨委通過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為各村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并成功吸引游客,提高村莊收入。
又如,郯城縣紅花鎮“紅色紐帶傳承”片區,整合院北村及周邊10個村的中國結產業資源,形成了中國結設計、生產、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是國內最大的中國結生產基地。
抓村聯片,蒙陰縣垛莊鎮把全鎮規劃為4個片區,以村莊為基本單元,從環境整治抓起,實現均衡發展。
可以看到,山東各地的鄉村發展實踐,不約而同地指向一個共同關鍵詞——“片區”。目前,山東已梯次建設此類片區1959個,覆蓋行政村近2萬個,約占全省行政村的40%。
打破過去村莊“單打獨斗”的局面,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實現“大帶小、強帶弱”,從“點上開花”到“全域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激活山東鄉村發展新動能。
(二)
以片區化為基本單元,推進鄉村振興,這一發展模式是山東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具體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經驗做法。
片區建設不僅是地理上的相鄰,有效解決“抓一個村,載體太小,要素不全”“抓一個鎮,載體太大,難以統籌”等問題,片區建設通過整合資源、一體推進、抱團發展,成為山東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載體、抓手,其背后有一套全新的、現實可行的鄉村發展運行機制。
如,濰坊昌樂縣五圖街道構建了“街道黨工委-片區產業發展黨委-村黨支部”三級運行體系,片區黨委“一村一策”定制發展路徑、“一品一策”搭建銷售平臺、“一體推進”統籌發展資源。
這種機制突破了行政區劃界限,將原本各自為戰的村級黨組織聯結為“親密無間”的黨建共同體,有利于“組織共建、人才共聚、產業共興、治理共促、環境共抓”。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通過產業連接、連片壯大,沿著“土特產”生成“共富鏈”,是鄉村片區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如,日照市嵐山區立足資源稟賦,以“片區化打造、全域化覆蓋”為引擎,統籌推進“茶鄉鳳鳴”“甲子春望”等特色片區建設,構建起“一核引領、多片聯動、全域共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科技創新,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片區化發展,則為科技賦能農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東營市在鹽堿地綜合利用方面探索出“高標準農田+鹽堿地改良”“封域雙層暗管排鹽”“機械深翻打破不透水層+暗管鋪設”等多種技術模式,今年又有6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審定,17個新品系進入省或國家審定試驗。片區化發展模式則為這些技術創新提供了更理想和高效的實施條件。
(三)
打造樣板,不是為了好看,片區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實實在在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山東通過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的實踐始終緊扣“高質量”和“為民”的核心,片區化鄉村發展實踐也實實在在地為很多貧窮落后的村莊帶來紅利,促進鄉村蝶變。
如,日照嵐山區巨峰鎮后山旺村,通過片區統籌規劃不斷實現蛻變,總投資5.66億元的“甲子春望”片區覆蓋16個村,將分散的茶園、荒山、舊民居等資源“串珠成鏈”,后山旺村正是依托片區資金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成茶主題民宿群及彩虹步道,成為片區“茶旅融合”的標桿景點。
又如,得益于當地“抓村聯片”的思路舉措,位于蒙陰縣垛莊鎮石馬莊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長明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顏值”帶來了“產值”,廣藥集團和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共同建設起金銀花種植基地,村民在改造后的庭院發展起了農家樂、民宿、直播帶貨,整治后的汪塘養起了錦鯉、搞起了垂釣。
片區化建設極大改善了農村的人居環境,道路、通信、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質量顯著提升。連片振興的產業發展更是帶動了就業和增收,并讓很多年輕人看到留鄉、返鄉發展的希望。
事實上,山東鄉村里的共富產業和實踐已經在吸引青年返鄉潮,這都為鄉村留住了人才和活力,也預示著山東鄉村振興更廣闊的未來。
責任編輯:牛樂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