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黨建在線
2025年以來,濟南市鋼城區認真貫徹《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要求,堅持統籌規劃、協同聯動、資源整合、效能優先,創新實施區級一體培訓、跨市聯動培訓、片區統籌培訓“三位一體”全域協同模式,推動構建橫向聯動、縱向貫通、全域覆蓋的黨員干部一體化培訓新格局。
整合部門培訓資源,構建區級一體培訓機制
統籌區級培訓。成立區級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統籌中心,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協商解決培訓問題,統籌調整培訓安排,持續優化培訓成效。建立以區委黨校為主陣地、部門培訓場所為分課堂的“1+N”培訓基地網絡。組建涵蓋各行業、各領域、各學科優秀人才在內的師資庫,建立區委黨員教育中心、區委組織部干部教育科、區委黨校聯合備課制度,一體推進黨員和處級干部、科級干部、年輕干部、基層黨組織書記等各類培訓。
探索提級培訓。每年區級層面舉辦黨務骨干培訓班、普通黨員示范培訓班、基層黨校師資培訓班等班次不少于5期,原則上全部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除組織普通黨員提級到區委黨校培訓外,通過“主課堂+分課堂”等形式,讓更多優質課程直達基層一線、覆蓋更多黨員。

采用合堂培訓模式舉辦2025年第一期普通黨員示范培訓班
創新合堂培訓。結合干部教育培訓的課程、師資等資源,有針對性選調農村、社區、企業、機關等領域黨員到區委黨校參加合堂培訓,實現費用均攤、師資共享、學員聯訓。通過示范培訓和合堂培訓,原則上區級培訓黨員數量不少于黨員總數的5%,5年內實現“萬名黨員進區委黨?!蹦繕?。預計2025年全區培訓費用下降25%,提級區委黨校參訓黨員數量提升31%,實現“一降一升”良好效果。
整合魯中培訓資源,健全跨市聯動培訓機制
跨市共建培訓機制。深化魯中黨員教育區域融合發展合作機制,在與沂源縣、沂水縣等地建立常態化合作基礎上,落實“鋼城—新泰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省級戰略要求,吸納新泰市加入合作,通過加強四市五地協同聯動、資源統籌,全面提升魯中各地黨員干部培訓工作質效。
跨市共育培訓師資。遴選四市五地理論素養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基層黨員、高層次人才等充實師資隊伍,構建開放式黨員干部教育師資庫,聯合開發一批魯中黨員干部教育精品教材。以黨員干部培訓業務骨干、各級黨校師資為重點,采取跟班主體班次、參與教學管理等方式,互派訪學、交流授課、攻堅課題,幫助開拓教學思路、優化教學方式,帶動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跨市共用培訓陣地。深挖魯中豐富的紅色文化和歷史資源,優化提升魯中五彩黨員干部教育精品路線,以歷史事件、產業項目、典型經驗等為依托,一體設計教學主題、策劃教學內容,構建跨區成線、區域成環的現場教學陣地體系。依托各地新媒體平臺,開設基層大講堂、先鋒云課堂等線上專欄,聯合展播優質電教片、優質課程,打造隨時隨地學習的“云端課堂”。

鋼城區、沂源縣跨域舉辦鎮街黨校師資進修聯合培訓班
跨市共訓黨員干部。精準聚焦四市五地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需求聯合開展分類培訓,對培訓時間1周以內的短班,結合各地辦學特色和優勢,共同選派學員到產業一線、工業園區、基層黨校等開展培訓;對培訓時間1周以上的長班,實行“本地+合作地”模式開展分段式培訓。充分發揮基層黨校、重要革命歷史紀念場館等研、學、教、培平臺作用,支持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采取不同形式開展跨市學習交流。
打破區內行政壁壘,創新片區統籌培訓機制
培訓計劃一體聯通。采取“計劃備案+臺賬管理”方式,年初各街道黨校制定培訓計劃報區委黨員教育中心,區級統籌制定指導性示范培訓計劃,重點班次上下聯動、同步開班;建立重點培訓班次臺賬,明確培訓主體、功能定位等,區級集中整合非必要班次、相近班次。在全區范圍內統一印發區級和各黨(工)委培訓計劃,保證各黨(工)委之間信息互通。

區級統籌培訓機關黨員和農村黨員
培訓班次一體聯辦。按照“地域就近、主題類似、利于協作”原則,打破街道之間、街道與功能區之間、街道與區管企業之間的制度壁壘,劃分4個協作片區,每個協作片區明確1名片長,定期組織召開分析會,統籌班次開展培訓。對參訓人數較少、師資邀請困難的黨(工)委,采取“靈活約課”形式,區級幫助協調可合并參加的培訓班次。
課題研究一體攻關。探索區街黨??蒲袇f作模式,每年設立合作研究課題,在課程框架、課程內容、教學設計等方面集體研究、共同開發,組建“黨校+街道”“黨校+部門”“黨校+學員”協同攻關團隊,合力打造案例課程、提交資政成果。(中共濟南市鋼城區委組織部)
責編:
審核:徐榕悅
責編:徐榕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