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傳
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是全球技術的新浪潮,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縮影,也是“六小龍”等創業企業崛起的時代背景。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六小龍”核心高管首聚烏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主持,圍繞創業、互聯網、技術未來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作為中國新型科技企業的代表,這場對話吸引了眾多全球媒體的關注。那么,“六小龍”到底聊了些什么?
圖源:潮新聞客戶端
一、過去十年,確實非常非常激動人心
“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了10多年,它和六小龍的出現,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王堅現場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引發了“六小龍”熱議。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回答:“過去十年,確實非常非常激動人心!”
兩個“非常”,讓我們感受到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十年間,以“六小龍”為代表的一大批科創企業于創新浪潮中奔涌向前的心路歷程。今年,“六小龍”橫空出世后,網友們常常會提到一個詞——“長期主義”。
政府懂企業,也有耐心等企業,這是營商環境中的長期主義。當一些公司還處于初創階段時,相關部門就能看到它的潛力,不僅會提供早期的場地和政策支持,還會積極為其對接供應鏈等資源。正是政府對前沿科技領域的長期政策支持,最終讓“六小龍”在各自領域成為全球矚目的“參天大樹”。
如今的“六小龍”,可以說是“浙里”營商環境的最佳代言人之一。烏鎮連續多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其實走的也是一條布局未來的長期主義道路。中國國內十多年來逐步形成的互聯網發展良好生態,給了包括“六小龍”在內的諸多科技公司良好的成長環境,也讓無數有夢想的年輕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就像王興興說的,從2016年時的3個人到現在1000多人的公司規模,回望過去十年,他認為,宇樹科技能“做出一些成果出來”,眾多科創人才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熱情和價值,得益于政府對創業者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創業生態。
二、既是變化的見證者,更是這個變化的創造者
“六小龍”被稱作創業奇跡,好像是突然蹦出來的,事實并非如此。王堅在總結時說,這10年確實有很多的變化,這樣的創業企業“既是變化的見證者,更是變化的創造者”。
機遇和努力,總是彼此關聯,有時是因努力而贏得機會,有時是機遇倒逼人努力。現場,“六小龍”相關負責人回顧了公司的創業經歷,對當初勇敢跨出的“第一步”深感幸運。
比如,王興興提到,機器人領域曾有一個著名的預言——“2050年,人形機器人隊伍將會擊敗世界杯冠軍”。他幽默地說:“我一想要再等40年,我自己都七八十歲了,我想我不愿意等到那一天。”“偏科小孩”王興興,一直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并將這份熱愛轉化為持久的行動力。
網上流傳著一個關于群核科技的理念:“拿著錘子找釘子。”即修煉自己的獨門技術、獨到的idea,幸福自然會來敲門。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早年在硅谷時并不受待見,“連去Social(社交)的場合,人家也不搭理”,于是下定決心創業。數字時代,充滿創業機會。找到熱愛的領域,并為此不斷深耕,總有一天會發現,你已然抵達原本以為很遠的遠方。
三、實踐和夢想還是很近的
數字時代正重塑生活圖景,也激發著人們對未來的無限想象。“六小龍”以其敏銳的洞察與堅定的實踐,勾勒出互聯網產業的未來圖景,也帶來了關于創新與產業的新思考。筆者從中梳理出三個關鍵詞。
一是“信心”。對話現場,“六小龍”普遍對創新驅動的未來充滿信心。王興興認為,在AI加速的情況下,未來機器人發展可能會更快速,他說:“實踐和夢想還是很接近的。明年或者后年,我還會給大家帶來驚喜。”《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還在現場分享了一組喜人數據:全世界去年最賺錢的10款游戲,有4款由中國研發。
二是“融入”。近年來,人機交互的邊界正在不斷消融。特別是腦機接口引起全球關注,強腦科技創始人、CEO韓璧丞認為腦機接口能給生活帶來很多改變,并賦能醫療、助殘、教育等諸多領域。黃曉煌表示自己相信未來是一個充滿機器人的世界,技術也會應用于服務人類。
三是“篤定”。盡管賽道不同,“六小龍”卻共享著對技術創新的清醒思考。王興興指出,在具身智能模型結構、數據采集、真機強化學習等方面,全球都還在探索階段。這也提醒我們,技術演進在方向明確之后,仍需沉心深耕。
11月6日,觀眾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現場體驗與宇樹科技G1機器人“格斗” 圖源:新華社
四、我們現在還是處在上半場,甚至是上半場的早期
AI,是今年烏鎮最熱的高頻詞,在“六小龍”對話中,同樣涌現出許多關于AI的思考。
比如,人工智能和人的關系。王堅提到,過去我們總是談人工智能替代誰,但要堅定地相信,人工智能幫助誰。這也就是所謂的技術向善。在DeepSeek資深研究員陳德里看來:“這一輪的AI革命,我們現在還是處在上半場,甚至是上半場的早期。”
不過,現場業界專家多對人工智能前景表示樂觀,總會有科技公司來推動歷史車輪往前進。馮驥說:“正是因為看到了DeepSeek,我才變得更樂觀,因為我看到了一個中國答案。”在他看來,AI讓更多人用上了便宜又好用的創作工具,就像網上的“3A音樂”(AI作詞,AI作曲,AI拍視頻),放大了大家的創作能力,“非常建議大家能夠盡可能去擁抱現在最新最強的力量”。
科技浪潮奔涌而來,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實驗室走向廣闊天地,新的應用層出不窮,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AI的下半場將會帶來更多精彩。
11月6日,觀眾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現場參觀圖源:新華社
五、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時代
“六小龍”的成功離不開各方的支持,比如王興興當場感謝杭州市,馮驥則感謝充滿熱情的中國用戶。
馮驥說到,以前會覺得中國是不是有一批用戶,會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然而“當一個國產的品牌能夠接近或超過國外先進水平時,中國用戶會給它遠超越產品本身品質的關注,甚至是熱愛”。在他看來,這一現象在許多領域都是存在的,《黑神話》的成功也是如此,要感謝大家對本土團隊的信任。
當“六小龍”等科技企業在創新賽道上奔跑時,中國國內很多人都在吶喊助威,并身體力行地給予支持。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這一世界級窗口上,這樣的雙向奔赴也是一出動人的新時代創業故事。
就像馮驥說的:“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這種基于技術前沿性與價值共通性的敘事,這種敢于挑戰、追求極致的創業者精神,這種一往無前、團結奮斗的氣質,無需刻意“翻譯”,便能感染每一個追夢的人。
責編:
審核:黃煜婷
責編:黃煜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