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聯網大會
“請問大會國際組織圍繞人工智能治理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在歷次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這個問題屢屢被提及。
這個話題,也蘊含著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各界對大會國際組織的期待——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務實指引、搭建協作橋梁。
這份期待,正在一步步轉化為具體行動。
烏鎮風光
——2023年6月,山東曲阜尼山,以“人工智能時代:構建交流、互鑒、包容的數字世界”為主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舉辦,多方代表共議AI與數字文明的融合發展。
——2023年8月,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人工智能工作組后,又在這一年的烏鎮峰會上發布了《發展負責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報告及共識文件》,倡導發展“可靠可控、透明可釋、責任明確、價值對齊”的生成式AI。
——2024年烏鎮峰會上,這份探索有了更加具體的落地: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成立,將AI領域的交流協作從“階段性行動”推向“常態化推進”。
一年之后,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設立的首個專業性、常態化分支機構,人工智能專委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了最初的提問。
首屆人工智能專委會成員共190余人,匯集了來自人工智能領域國際組織、知名智庫、科研院所、專業協會及產業界的權威專家和專業人才,設立標準推進計劃、安全與治理推進計劃和產業推進計劃。
作為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首席主任委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云創始人王堅表示,將充分發揮專委會產學研頂尖專家力量,促進人工智能國際交流合作、推出有影響力的成果,不斷凝聚共識,共同構建智能、美好的數字未來。
2025年3月11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標準推進計劃“國際標準現狀、機遇及挑戰”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25年,人工智能專委會依托上述三個計劃,推進一系列務實工作:
——標準推進計劃立足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大勢,聚焦人工智能國際標準發展進程,通過舉辦“國際標準現狀、機遇及挑戰”研討會和“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進程”研討會、《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報告》研討會等多場活動,助力構建具有技術包容性和治理前瞻性的國際標準交流互鑒平臺。
2025年3月20日,“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安全與治理推進計劃聚焦“人工智能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體系設計”兩個關鍵議題,舉辦安全與治理推進計劃研討會、“以普惠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研討會等多場活動,為加快人工智能治理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完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體系、有效應對相關風險與挑戰貢獻智慧與力量。
2025年2月19日,“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產業推進計劃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人工智能賦能醫療健康”“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等議題舉辦“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研討會、“數字轉型創新、智繪健康未來”研討會等多場活動,助力產業方向發展治理。
總體而言,人工智能專委會持續搭建人工智能國際交流合作平臺,通過組織開展專題論壇、聯合研究等,不斷深化專委會平臺建設,發布國際公共產品,促進全球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專委會的關注度、專業性、影響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即將啟幕。今年峰會期間將發布《全球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報告》,圍繞技術迭代超前、產業鏈條復雜、治理理念差異、南方國家缺位等挑戰,提出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標準發展建議;發布《為人類共同福祉構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體系》報告,基于踐行多邊主義、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提出以聯合國為中心構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體系的建議;還將舉辦“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論壇,邀請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非營利組織和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就這一議題發表真知灼見。
烏鎮風光
人工智能領域或許不缺暢想,缺的恰恰是“把想法變做法”的耐心。人工智能專委會將持續秉持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發展與治理協同、促進全球共享人工智能發展成果的原則,不斷凝聚國際共識,促進人工智能包容普惠、可持續發展。
來源:光明網
責編:
審核:黃煜婷
責編:黃煜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