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事
圖片
真的是太卷了!這年還沒真正過完呢,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北京、上海、安徽、遼寧等省市都召開了自己的“新春第一會”。
什么是“新春第一會”呢?顧名思義,春節后召開的第一個會,但是如果僅從時間概念來理解這個會,那就太膚淺了。“新春第一會”的“第一”不僅是第一時間,而且是第一重要,很有全年“風向標”的意味。
你看,各省為開好這次會,也是煞費苦心。有的進行了現場直播,有的請來了專家作輔導報告,有的則讓企業家當主角,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高招”。
會議主題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大會名稱和主題分開,有的干脆一看會議名稱就一目了然。在廣東,“新春第一會”叫2025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山東叫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遼寧叫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暨三年行動決勝之年動員大會。
不管叫什么,所有的關注點基本可以歸結為一個詞,那就是——拼經濟!
怎么拼呢?有的地方“押寶”人才引進,有的依靠改革創新,有的謀求招商引資,有的聚焦環境營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如,從廣東身上,你就能看到求賢若渴的急切。作為我國第一個14萬億大省,廣東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就提出了要拿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到廣東就業創業。
今年,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迎來新節點,到了交階段性答卷的時候了。浙江“新春第一會”聚焦這一主題,提出建設創新浙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等舉措,為實現目標添把火、加把勁。
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今年將目光鎖定改革創新,特別是提出深化融資平臺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能源轉型等10項標志性改革,哪一項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頗有一番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的豪氣與擔當。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遼寧、河北都將今年“新春第一會”的主題確定為優化營商環境。
有媒體把上海“新春第一會”比作一場以企業為“主體”的政府自我革命。會上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從1.0到8.0,上海為企業提供了一種穩定的預期。
河北邀請多位企業家發言,就省級層面能為企業家做什么提出意見建議,有關省直部門現場給出回應。
遼寧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直接表態: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手軟、絕不姑息,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遼寧擁有“如魚得水”的獲得感、“如沐春風”的禮遇感、“如鳥歸巢”的歸屬感!
觀察各地“新春第一會”,還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
比如,江蘇“新春第一會”叫“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推進會,聚焦產業科技、先進制造、對外開放三個方面,這些都是江蘇的強項,三者緊密關聯、互為支撐。會議要求各地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北京建設得怎么樣,相信大家都關心關注。2025年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可謂“京味”十足。“要看到首都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必須樹牢首都意識、堅持首善標準”“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接續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具體部署,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給出了北京方案。
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安徽這些年讓科技“打頭陣”,綜合實力上了好幾個臺階。安徽“新春第一會”聚焦“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欲把長板鍛造得更加牢固,在科技創新賦能下向新發力、向智而行。
讀到這里,看了這么多“新春第一會”,你可能覺得挺熱鬧,但千萬不要以為開會就是敲鑼打鼓,唱唱高調。各地“新春第一會”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字,非“干”字莫屬。
“干”字說說容易,真正落實起來又何其難!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好,都是對黨員干部的考驗。還是那就老話:“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越是任務艱巨、挑戰嚴峻,越要保持實干作風,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事。
浙江會議現場,11個地市“一把手”表態發言,曬目標、亮舉措、比作為、拼干勁,這在過去極少出現。發言中講的最多的是該干什么、怎么干。
山東會場也有8名省直部門負責人發言,他們各自牽頭負責一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工作。每個人發言都不長,但干貨滿滿,目標措施明確,這也是一種自我加壓。
“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老百姓。一方父母官們在新的一年里,通過“新春第一會”窗口,會給老百姓帶去什么,值得大家認真聽一聽,思考一番。
現在號角已經吹響,各地確定的一個個“年度大工程”,施工進度能否達到預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編:
審核:姜暉
責編:姜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