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付玉婷
手機查看

7月29日7點30分,剛剛在省應急指揮大廳結束了早上最后一次視頻調度,省應急廳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盧顯杰簡單吃過兩口飯,回到三樓的辦公室短暫休息。
從凌晨算起,1點、2點30分、3點30分、6點30分,包括盧顯杰在內的相關成員在省應急指揮中心進行了四次雨情汛情調度——該指揮中心24小時運轉,日常至少10人值守,入汛后,算上各涉災部門一位廳級領導加一位處級聯絡員,30人以上駐扎成了常態。
一塊占據整面墻的巨型顯示屏,數十臺分別標記“水利坐席”“氣象坐席”“交通坐席”“消防坐席”等的電腦,連同分布樓內的專家會商室、情報研判室等輔助部門,構成了該指揮中心這一山東防汛抗臺的“神經中樞”。連日來,借由各種媒介廣泛傳播的臺風“煙花”風雨影響最新預報、預警、應急響應等信息,就是最先從這里發出,提醒公眾及時有效防災避險。另一方面,各部門與防汛專家在這里的會商研判結果,第一時間送呈省領導與有關部門,成為指揮決策的直接依據。
2020年5月,山東在全國率先建成集值班值守、信息匯聚、監測預警、會商決策、指揮調度等功能于一體的省應急指揮中心。經由去年汛期實戰歷練,一年來,各項功能持續升級完善。今年入汛后的第一個勁敵“煙花”到來時,這一縱向貫通、橫向連接的防汛抗臺“神經中樞”已進一步增強。
縱向,已實現視頻連通國家、省、市、縣四級應急指揮中心。尤其在省內,截至目前,除極個別地區在進行最后調試,16市180個縣市區(含功能區)基本都已具備突發事件現場視頻回傳能力。“別小看這個功能。省級平臺建得再好,下面沒有‘腿’,也是擺設。”盧顯杰說,今年山東專門下發縣級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標準,為應急指揮調度打通“最后一公里”;省應急指揮中心每天還會至少抽查10個以上的縣級指揮中心運轉情況,進入汛期后這些基層“觸角”保持靈敏,擔當起“神經中樞”的有力幫手。
橫向,16個涉災部門39個專業系統接入,僅防汛抗旱領域就有地質環境業務平臺、黃河視訊綜合管理等24個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氣象、雨情、水情、工情、海洋漁業、重點景區客流、海上船舶等動態。這保證了來自各涉災部門的值班人員在指揮中心工作時,能實現與在部門內同樣的信息獲取和指揮調度能力,確保真正地聯合會商研判、聯合指揮調度。“根據不同主題,我們還在完善承災主體等信息,并逐步讓‘一張圖’按需呈現多部門數據資源,各級各部門也共享這一張圖,避免了信息在不同系統傳遞時可能帶來的失誤。”省應急廳科技信息化處處長云霄鵬介紹。
據了解,29日凌晨的四次調度,重點是對降雨最為集中的地區,逐市縣調度有無人員傷亡、重點廠礦和企業險情、城市內澇、河道及水庫險情這四項內容。像28日晚臨沭縣臨沭街道龍門水庫(小2型)壩體中段背水坡出現土方滑落,在29日凌晨1點會商時了解到,已基本完成排險;而今年汛期以來引發高度關注的城市內澇,因提前預置隊伍、物資、裝備以及提前進行人員轉移,應對情況較好。盧顯杰介紹,雖然聽上去內容不少,但基本都能在40分鐘內完成,兩次調度間的空當時間還能調度其他信息,這樣,就為可能的人員轉移避險和搶險救援贏得了寶貴時間。要是傳統各部門“一個電話、一個值班員”模式,“那就是再來一個小時也不夠”。
截至29日16點,山東省氣象臺已解除暴雨橙色預警。信息顯示,“煙花”正在減弱,預計將于30日凌晨前后從濱州北部進入渤海。“雖然強度減弱,但殘余勢力仍有可能帶來影響,對由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區洪水、泥石流、滑坡,城市鄉村洪澇、積澇,以及中小河流庫塘溢壩、垮壩等氣象災害和衍生災害,指揮中心會持續調度。”盧顯杰表示。(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