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烽火映渤海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從抗戰爆發到取得最后勝利,今天濱州市的前身渤海區(1944年1月由清河區與冀...
2015-07-16 -
光榮的冀魯邊回民支隊
經過抗日戰爭的戰斗洗禮和血與火的錘煉,回民支隊迅速發展、成長、壯大起來,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這支隊伍已發展到近2000人,裝備得到根本改善,成為一支...
2015-07-16 -
特殊的戰斗——開展地下城市工作
從1944年初到1945年8月一年多的時間,渤海區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有利地配合了軍區部隊實施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從事地下工作的人員,不畏艱險,在敵占城市和...
2015-07-16 -
抗日斗爭的堅強堡壘——墾區抗日根據地
冀魯邊區、清河區合并為渤海區后,耀南劇團更名為渤海軍區文工團。濟南解放后,文工團話劇隊隨渤海縱隊南下上海,1950年,團長李毅漢和其他骨干分別調任新疆...
2015-07-16 -
創造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成功范例
在艱難困苦的斗爭環境中和頻繁的對日偽作戰中,抗日根據地逐漸形成平原作戰的一套方法和組織形式,因而獲得了平原根據地建設的戰略主動權,最終形成了一個...
2015-07-16 -
艱苦卓絕的反“掃蕩”斗爭
面對日偽對抗日根據地的毀滅性絞殺,清河區、冀魯邊區黨政軍民不畏艱險,加強團結,咬緊牙關,采取化整為零、分散隱蔽、敵進我進的策略,發動群眾大挖“抗日...
2015-07-16 -
創建清河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遼闊的清河平原,既是威脅敵人交通要道膠濟鐵路和戰略要地濟南的前沿陣地,又是連接魯中、膠東和冀魯邊三區的交通聯絡樞紐。全面抗戰爆發后,...
2015-07-16 -
八路軍挺進冀魯邊區
“挺縱”主力奉命從冀魯邊區轉移至魯南、魯西及魯西北地區,開始新的抗日斗爭。雖然“挺縱”在冀魯邊區時間不長,但在加強黨的領導,建立和發展抗日武裝,開...
2015-07-16 -
抗戰烈火燃遍渤海大地
自抗戰爆發至1938年初,渤海平原上各級黨組織貫徹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東省委的指示,在沒有八路軍主力部隊支援的情況下,紛紛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匯成了強大...
2015-07-16 -
奮起殺敵 高奏凱歌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取得重大進展的有利形勢下,渤海軍區根據中共中央和山東省委的指示,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于1944年相繼對日偽軍發起夏季、秋季攻勢作...
2015-07-16 -
黨政軍民 不懈抗戰
組織民眾創辦學校,廣泛采取冬學、民校、識字班、識字牌等形式,動員男女青壯年參加夜校、午校學習,一面接受抗戰教育,一面進行掃盲。司法工作也建立起來, ...
2015-07-16 -
艱苦卓絕 勇斗敵頑
在抗日戰爭即將轉入戰略反攻之際,為更好統一和協調清河、冀魯邊兩個戰略區的黨政軍工作,1944年初,中共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奉命合并,建立了中共渤海區黨委、八...
2015-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