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穩 淄博報道
近段時間,“好房子”成為高頻熱詞,社會關注度居高不下。繼3月1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山東“好房子”建設相關情況之后,4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專門在淄博市已經建成的“好房子”前舉辦發布會,解讀山東關于支持“好房子”建設若干政策措施。
在發布會現場,一位淄博市民專門趕來,提出了自己和家人對于“好房子”最關心的問題。“我是一名淄博市民,我們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家里既有老人也有孩子。想問下,山東在保障‘一老一小’對‘好房子’的需求方面,都將采取哪些實在的措施?”
淄博市民劉欣雨的問題,也是很多市民迫切想了解的內容。對此,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麻鵬飛表示,針對老年人和兒童兩大特殊群體,《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準指引》通過系統性規劃與創新設計,全面提升居住安全性與便利性,全鏈條保障“一老一小”生活品質。其中包括,小區全面推行人車分流設計,降低交通安全風險;歸家動線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無接觸通行。同時,打造連貫的無障礙通道,單元入口采用平坡入戶設計,關注防摔、防撞、避免磕碰的細節措施,確保老年人與兒童通行無障礙。
《指引》強調以居民實際需求為核心,構建“基礎+特色”復合型配套體系。在基礎保障方面,按社區人口密度規劃兒童日托中心、健康自檢區等剛需設施,滿足全齡群體日常需求。在特色功能上,設置共享廚房、工具漂流站、冥想空間等創新場景,通過空間分時復用實現“一室多用”。比如,風雨連廊兼具通行與休憩功能,下沉庭院可轉化為社區市集或文化活動場地。同時,配套智慧快遞柜、智能充電站等設施,并預留30%彈性空間適配未來需求變化,實現功能集約化、服務精準化與資源高效化。突破傳統綠化單一觀賞功能,打造多層級景觀體系,增加鄰里交流空間。通過提升綠地率、優化植物配置,營造兼具生態性與參與性的宜居環境,助力老年人與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住宅室內強化自然通風與采光,增設隔音降噪措施,提升居住舒適度。衛生間預留適老化改造條件,加裝防摔扶手、緊急報警裝置;收納空間系統性優化,兼顧實用性與安全性。彈性空間配置方面,通過設計大空間結構體系,實現彈性利用,有效提高空間利用率,減少建設成本。針對不同階段使用需求(如家庭結構變化),支持靈活調整室內布局。
同時,響應國家政策,依托“齊魯紅色物業”平臺,拓展社區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居家養老服務場景,提供遠程醫療、家政服務、代管代維修等增值服務,推動“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實現集約利用、共享共建、彈性配置、錯位布局、分時使用,切實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需求。
責編:楊凱
審核:馮世娟
責編:馮世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