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孫靚 趙鵬程 張光 濟南報道
社會救助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山東的市級層面在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加強救助保障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呢?
3月1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健全困難群眾救助保障體系,兜牢民生底線情況。濟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貴友在回答海報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濟寧市加快完善覆蓋全面、保障有力、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制度,打造“濟時救”工作品牌。近五年6次提高城鄉低保標準,2024年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9.3億元,保障低保對象14.9萬人、特困人員3.9萬人、困難和重度殘疾人14.2萬人、孤困兒童7700余人。
朱貴友介紹,根據群眾困難情況,濟寧市將救助對象劃分為三個層級:一是以基本生活保障為主的特困人員和低保家庭等;二是以專項救助、服務幫扶為主的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三是因遭遇意外事件或突發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需要提供急難救助的外延群眾。“我們將上述群眾納入動態監測范圍,2024年,通過部門間數據比對,工作人員入戶核查,對3.3萬人及時納保施救。”
此外,建立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其中城鄉低保標準與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掛鉤聯動、其他標準與低保標準掛鉤聯動,每年由市級統一調整,穩步提高困難群眾生活水平。近五年6次提標,2024年平均提標7.5%,全年發放社會救助資金19.3億元,保障低保對象14.9萬人、特困人員3.9萬人、困難和重度殘疾人14.2萬人、孤困兒童7700余人。
朱貴友表示,濟寧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實施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和急難救助,減輕困難群眾生活負擔。據悉,2024年,實施醫療救助64萬人次、教育資助47.5萬人次、臨時救助2.8萬人次。對政府救助后生活仍有困難的群眾,創新設立“濟時救”特別響應救助基金、孤獨癥兒童困難家庭救助基金,籌集慈善資金2300余萬元,救助重特大急難群眾11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濟寧市還建立閉環救助機制,對困難群眾做到“主動告知政策、主動發現困難、快速響應訴求、即時救助幫扶、跟蹤轉介服務”。實施“濟時救——幸福來敲門”行動,舉辦9屆公益創投大賽,引導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參與,讓救助服務更專業、更溫暖、更貼心。
責編:郭凱
審核:馮世娟
責編:馮世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