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實現中國新聞獎“大滿貫”
2011-10-17 12:08:00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提要] 《大眾日報》選送的《周末人物》和大眾網選送的《生死抉擇 驚天一墜》分別榮獲新聞名專欄和網頁設計一等獎。這也是2005年以來,大眾報業集團連續6年8次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由此實現了消息、通訊、評論、攝影、網頁和專欄等各類新聞體裁的“大滿貫”,創造了令業界矚目的“大眾報業現象”。
六年實現中國新聞獎“大滿貫”,大眾報業創“現象”

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接受“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專訪
大眾網濟南10月17日訊(記者 尹海洋)新聞名專欄一等獎、網頁設計一等獎,在剛剛揭曉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中,大眾報業集團再度摘得兩個桂冠,實現了消息、通訊、評論、攝影、網頁和專欄等各類新聞體裁的“大滿貫”。今天上午,“文化強省看山東——第七屆中國網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團走進大眾報業集團,采訪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解析令業界矚目的“大眾報業現象”。
在第21屆中國新聞獎中,大眾報業集團母報《大眾日報》選送的《周末人物》和大眾網選送的《生死抉擇 驚天一墜》分別榮獲新聞名專欄和網頁設計一等獎。這也是2005年以來,大眾報業集團連續6年8次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由此實現了消息、通訊、評論、攝影、網頁和專欄等各類新聞體裁的“大滿貫”,創造了令業界矚目的“大眾報業現象”。
尊重讀者 新聞媒體要姓“新”
“6年8獲新聞獎一等獎,看似偶然,偶然的背后必有必然。”第17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兗州:2億噸大煤田不挖了》的作者崔永剛在提到大眾報業這一輝煌榮譽時說。2006年3月,崔永剛用半個月時間跑了濟寧的12個縣(市、區),目的就是一定把事件寫好、挖透,做成新聞精品。2008年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消息《諸城農民邁進3公里社區服務圈》也是這方面的代表,《大眾日報》派記者兩赴諸城深入采訪,先人一步采訪,高人一籌報道,最終得出有獨特視角、有前瞻思維、有社會價值的新聞作品。
“如果沒有新聞性,讀者不感興趣,看也不看,或看了生厭,能有什么宣傳效果?”在傅紹萬看來,不同于公文、告示,黨報是用新聞手段體現自己的主張。新聞媒體姓“新”,媒體影響力的基礎是做好新聞。因此,黨報改革,要強化新聞意識,越是典型報道、工作報道,就越是要用新聞的方式,要面向讀者、面向市場,即使是指令性的宣傳題目,也要增強其新聞性。正是這樣一脈相承的新聞理念使得《大眾日報》彰顯了大報風范,新聞佳作不斷涌現。
作風扎實 “千軍萬馬”下基層
理念轉化成行動,并非一日之功。近年來,大眾報業集團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從提高采編隊伍整體素質的源頭抓起,進一步加強采編隊伍作風建設,并將采編作風建設作為每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集團提出每年明確一個強化目標,每年開展一個主題活動,每年舉行一次新聞大賽,每年開展一次作風評比,每半年舉辦一次報告會,不定期編發學習材料,大大增強了采編作風建設的針對性、實效性。
今年9月份開始,大眾報業集團展開“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集團內各媒體編輯、記者、評論員走基層、上一線,采寫老百姓生活變遷,采寫基層建設新動向,一大批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原創新聞作品誕生,不僅豐富了新聞內容,而且提升了采編人員的業務素質。通過“走、轉、改”活動,以作品說話,靠業務立身,在集團內部蔚然成風。
穩健扎實的作風,使得“當代好記者”陳中華、“胡同記者”張剛等先進個人不斷涌現,有近10人獲得長江韜奮獎等國家級榮譽稱號,大眾日報理論評論部獲全國新聞工作先進集體……人才隊伍的成長壯大,工作作風的日益扎實為集團事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理念超前 新媒體“異軍突起”
新興媒體代表媒體未來。基于這一認識,大眾報業集團加大對大眾網的投入,僅去年就投入1200多萬元。在內容建設方面,“山東新聞第一網”也彰顯了實力。2011年,大眾網繼專題《中國一日》獲第二十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后,專題《生死抉擇 驚天一墜》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定評中再次榮獲一等獎。由此,大眾網四年五獲中國新聞獎,成為山東省內問鼎中國新聞獎次數最多的網絡媒體。不難看出,這是大眾報業集團長期堅持新聞立報、新聞立網、注重內容建設的必然結果。
目前,大眾網已經形成了一網(大眾網)、一報(齊魯晚報手機版)、兩刊(齊魯手機雜志、手機語文雜志)、一社(大眾音像出版社)、一屏(城市大屏聯播網)的發展格局,以及涵蓋博客、論壇等的立體化鏈式傳播渠道。大眾網在不斷探索拓展手機報、移動多媒體等新興領域,今年手機報用戶突破300萬,論壇用戶超過百萬。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