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絡界掀起網絡文化建設新熱潮
2011-11-03 10:31:00 張雪瑩 來源: 光明日報 我要評論
[提要] “創建和評選‘北京文明網站’活動”近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傳播先進文化、樹立網絡道德風尚、規范網站建設管理、提高網絡服務質量,推動互聯網站健康發展,促進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營造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把北京建設成為網絡文明的首善之區。
——網絡界掀起網絡文化建設新熱潮
“創建和評選‘北京文明網站’活動”近日在北京正式啟動,旨在進一步傳播先進文化、樹立網絡道德風尚、規范網站建設管理、提高網絡服務質量,推動互聯網站健康發展,促進互聯網精神文明建設,營造文明和諧的網絡環境,把北京建設成為網絡文明的首善之區。包括新浪、搜狐、網易在內的100多家網站共同表示將參與本次的創建與評選活動,要“讓文明之花開遍網絡,讓網絡文明之果惠及五億網民”。
“北京文明網站”的創建和評選活動,是各地網絡界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文明辦網、推動網絡文化健康繁榮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自2009年11月以來,一場全社會參與、力度空前的打擊網絡和手機網站淫穢色情信息的行動持續開展了起來,參與專項行動的各地區各部門通力合作,各電信運營企業、各大互聯網站積極參與,從網站管理、案件查辦、技術防范、法律保障、社會監督等方面深入開展安全整治,有效遏制了淫穢色情信息的傳播,凈化了網絡環境。
2011年5月,中央文明辦、中央外宣辦、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七部門組織開展了全國創建“文明網站”活動。活動一經啟動便得到了整個互聯網界的積極響應,全國100余家網站聯合發出了《爭創“文明網站”倡議書》,各省市地區紛紛組織創新,廣泛開展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文明和諧網絡環境的營造與維護。
7月,中國互聯網協會啟動“綠色網絡之旅”網民安全知識普及系列活動。通過動員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警示互聯網有害信息和網絡欺詐,教育網民遠離網絡黃毒、警惕騙局,通過普教宣傳方式增強網民網絡安全意識,在全社會掀起了“綠色上網,安全上網”的新高潮。
8月,以“誠信和諧、創新發展、共享精彩”為主題的第四屆寧波網絡文化節——“百萬市民爭做網絡文明守望者”活動在寧波正式開幕。網民代表在開幕式上宣讀了網絡文明守望公約,號召從自身做起,積極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堅決抵制不文明的上網行為,努力營造網絡文明新風;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自覺增強網絡道德意識;主動發現、舉報和抵制網上違法信息等有害信息;維護社會穩定,普及上網知識。
同樣是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門對全國新聞戰線提出了開展“走轉改”活動的總體部署,全國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紛紛響應、積極參與,迅速形成了聲勢浩大、蓬勃發展的活動新局面。各大中央級新聞網站紛紛組織編輯記者,分組、分批、持續地深入到各省市地區的基層單位、鄉村學校、廠礦企業等一線地區進行調研采訪,并在首頁重要位置開設專題專欄,策劃推出系列報道,及時匯報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調研采訪的實踐成果。大量來自基層一線的鮮活報道,給新聞媒體帶來了樸實清新之風,也為網絡文化注入了豐富厚重的營養與支撐。
9月以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首次進行了互聯網法律知識普及月活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普法教育活動紛紛展開。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光明網根據自身特點,給每位編輯發放《互聯網從業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組織全體員工進行閱讀學習、寫作階段性總結,并充分利用自身員工培訓平臺進行了競賽考核,切實提高了網站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提升了網站整體水平,推動了互聯網行業文明健康發展。
隨著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進一步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國進入了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國互聯網界必將繼續努力,積極建設更加繁榮健康、文明和諧的網絡文化,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光明網記者 張雪瑩)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